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新疆:打造“靓丽工程”扶持各族妇女就业

    作者:本报记者 王海磬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3日 11版)

        新疆吐鲁番市古丽柏孜克民族服装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古丽尼沙汗·艾力讲起自己的创业史,颇为自豪。她的公司成立于2012年,当时仅有4名员工。同年,吐鲁番市妇联给予2万元免息小额贷款帮助,第二年妇联又给予10万元免息贷款,使得公司很快得以发展。目前,公司能够给20多位农村妇女提供工作岗位。古丽尼沙汗·艾力坦言,她的成功得益于“靓丽工程”。

        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启动新疆女性“靓丽工程”,并交给自治区妇联负责实施。新疆女性“靓丽工程”预计实施时间为5年,期间将采取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方式,依托新疆优势资源,在化妆品、服装、饰品、保健品四个领域,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龙头企业及知名品牌。同时,进一步强化各类教育培训,举办各类研讨论坛和讲座,使各族女性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展现新疆女性独有的风采。

        为使这项工程顺利实施,自治区成立了新疆女性“靓丽工程”领导小组,成立了服装、化妆品、饰品等领域的顾问团和专家组,还通过摸底调研,掌握了“靓丽工程”产业项目现状和自治区女性基本素质情况,拟定了“靓丽工程”的实施方案、产业扶持计划和提升女性素质的培训计划。自治区妇联还精心选择了一批成长性较好、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企业,通过统一使用“靓丽工程”标识,为其提供政策、项目、经费、科技、人才等方面支持。

        据了解,在自治区1100万各族妇女中,农村妇女约有700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3%,还有近120万妇女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思想观念滞后、文化素质贫乏、生产技能水平低、汉语言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和贫困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主要瓶颈。

        “为解决全疆各族妇女创业就业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加大对妇女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近年来,自治区妇联扎实推行、深入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项目,使其成为民心工程。”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侯汉敏介绍说,此政策极大地解决了基层妇女创业“资金难”的问题,得到各族妇女的广泛认可和欢迎。截至2015年6月,全区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51.15亿元,47.5万名妇女获贷,辐射带动62.8万名群众实现创业就业。

        自治区妇联针对编织、刺绣适合农村妇女就地就近就业的特点,先后协调投入3700多万元项目资金,在全区扶持了308个编织刺绣协会,为妇女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自治区妇联的带动下,自治区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培训编织刺绣骨干、创业女能手、女经纪人、女致富带头人等,以创业带动就业,使一批女性通过一技之长改变了自身。

        出身于刺绣世家、7岁就开始学习刺绣的钱美荣,是新疆众多绣娘中的一员,她是新疆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大师、新疆七坊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驻艺术家。钱美荣告诉记者,这几年,她先后在乌鲁木齐市、阜康市、木垒县、喀什市、石河子等地培训刺绣及编制技工上千人,目前,已有30多位社员自己开办了刺绣合作社。米东区长山子镇的回族绣女马清洁就是其中一员,现在她也有了自己的合作社。马清洁说:“我们的合作社有30多名社员,都是农村妇女。农忙时,她们忙着干农活;农闲时,就会来合作社刺绣,每人每月增加收入1000~2000元不等。”

        据统计,4年多来,自治区妇联充分发挥“靓丽工程”在传播现代文化、促进就业创业、扶持特色优势产业方面的作用,举办“靓丽女性大讲堂”、巧手展示大赛等活动1.6万余场,引领各族妇女做内外兼修、爱国感恩的靓丽女性,277万名妇女儿童从中受益。建立巾帼家政服务公司、刺绣产业园、手工编织示范一条街等“靓丽工程”示范基地468个,组织女企业家参加国内国际展洽活动342场次。“靓丽工程”已成为造福新疆各族妇女的品牌工程。

        (本报记者 王海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