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的杭州,秋色渐显。在此参加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工作会议的人们,心中却尽是春的暖意。
暖意源于队伍的壮大与升级——天津、辽宁、江苏、浙江、湖北、重庆、陕西7省市及共青团中央的“研究中心”被增补为全国性的研究中心。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国家队”成员增至15个。
就在不久前的7月28日,中央召开推进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工作会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这“四大平台”,共同担负起“在新形势下汇集力量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神圣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一直是研究、阐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强战斗队。成立20多年来,各研究中心为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大力宣传阐释中国道路、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感受深切。
一篇篇阐释大政方针的理论文章在这里诞生,一次次回击错误思潮的坚定声音自这里响起,诸多接地气、服务现实的政策建言从这里出发,一支支理论素养与精神信念同样闪光的队伍在这里集结、成长、奉献、薪火相传。
举旗——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研究阐释工作就跟进一步”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而言,1994年是一个特殊的节点。是年,根据中央部署,中央党校、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5家单位分别组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83岁的郑必坚对这一幕记忆犹新。当年1月,在出席全国教育系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后更名为“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时,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的他如是阐明设立中心的重要意义:“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使它成为广大干部、人民和青年最广泛的共识,万众一心地去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场新的革命的伟大胜利。”
随着“研究中心”的成立,研究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全国教育系统“研究中心”成立不到一个月便连续召开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国防大学“研究中心”着手组织编写系列丛书,推出一批重点文章……
“这一时期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澄清理论是非、释疑解惑的作用,回答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教育部“研究中心”时任秘书长田心铭认为。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研究阐释工作就跟进一步。”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在每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涌现时,在每一个理论创新或治国理政的重要节点,“研究中心”的声音从未缺席。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推进,力道千钧的理论创新接连涌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旗帜上的鲜明性、理论上的创新性、思想上的前瞻性,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为理论工作者提出了重大研究课题。”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感言。
中央党校“研究中心”迅速行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央党校“研究中心”连续组织11篇署名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其中,何毅亭带头撰写第一篇。这组文章再加上紧随其后中央党校组织的发表在《光明日报》的9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文章,以《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题分两册出版,为党员干部提供了理论学习的“及时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心”发挥社科院学科齐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并重的特点和优势,以各研究所为依托,开展各类学术活动、组织学者撰写文章,涌现出一批影响重大的优秀成果;国防大学坚持“以好文风写出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好文章”,连续发表《让理想之光照亮心间》《道路自信从哪里来》等文章,既被学界高度肯定,又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研究日渐深透,宣传愈见成效,“研究中心”的影响日益扩大,自身建设也日益规范化、规模化。2001年,北京市、广东省“研究中心”升格为国家级。在“国家队”示范效应下,各省区市及一些地方也相继成立“研究中心”。2009年,大多数研究中心统一更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及各省区市“研究中心”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求是》“四报一刊”发表的重点理论文章每年都在200篇以上,成为读者们心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导向。
令舞台越来越宽广的,是我国思想理论建设的宏阔工程——2004年,首批“研究中心”设立十年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隆重开启。这项理论创新工程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各“研究中心”迅速投入其中,不论教材编写、课题研究还是开展调研,都做了大量工作,成为工程高效运转的一大助力。
今天,又一个十年过去,备受思想理论界瞩目的“四大平台”建设正在扎实推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研究中心”肩负起新的使命、新的任务:以课题为牵引,以研讨为平台,以成果为目的,以队伍为保障,深入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对社会思潮和社会热点的理论引导,努力成为研究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排头兵”、开展理论斗争的“快速反应部队”。
亮剑——
回击错误思潮见勇气,发挥智库功能有底气,理论武装大众接地气
今年6月12日,《纽约时报》刊出对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的专访。“西方批评人士应当超越长期唱衰中国的逻辑,在这一点上,他们已经错了几十年。中国要讲好自己的故事,以此克服来自外部的偏见。”
对西式民主的剖析与反击,是张维为和同行们的坚定立场。
2014年,上海市“研究中心”组织开展西式民主“失灵”问题课题研究。张维为、苏长和等五位知名学者欣然领衔,带领课题组写出《澄清关于“自由、民主、人权”的认知盲点》《西方的制度反思与中国的道路自信》《中国式民主与美国式民主》《西方民主:制度与理论输出的困境》等颇具分量的文章,在《人民日报》《求是》《红旗文稿》等报刊上发表。
“在国际舆论场上,我们长期处于‘接招应对’的被动局面。这次主动设置议题发起讨论,开始转向‘防守反击’阶段,效果很好。”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表示。
在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看来,“社会生活越是充满复杂因素,我们就越要靠赤胆忠心去拒绝三心二意,拒绝东张西望,拒绝左右摇摆,拒绝患得患失,做到始终不渝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军人的血性和学者的理性相互作用,使国防大学“研究中心”从未在重大节点、重要关头失语。各个“研究中心”的学者们也始终站稳立场、主动回应,发出理论最强音。
强身健体方能抵御百病。防范错误思潮侵袭,最根本的是要用先进理论武装干部群众头脑、统一思想认识。为此,各“研究中心”致力于理论大众化,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武器”交到最广大人民手中。
“作为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高端平台,教育部‘研究中心’一贯重视理论普及工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中心就是要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引导高校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北京,理论大家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周末社区大讲堂”“党史讲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讲堂”等百姓云集之地,为大家送上精彩鲜活接地气的理论普及讲座;在江苏,“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本成为百姓手边书,《中国梦30问》《精神之钙》等为干部群众所津津乐道;在辽宁,基层理论宣讲网格化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开设三年多的“理尚网来”官方微博吸引了35000多位粉丝……
“理论大众化,任重道远。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人民,理直气壮宣传普及科学理论,发展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卫东表示,“时代在发展,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在改进方法手段中增强说服力穿透力,更好地阐释中国道路成功的密码,更有效地强化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自信。”
奉献——
事业至上,“不变其志,不改其节,不悔其道”
在军队,理论工作者荣立集体一等功堪称少有,国防大学“研究中心”却做到了。
2011年12月,“研究中心”被中央军委授予集体一等功。加上此前4次荣立二等功、5次荣立三等功、获国家和军队级研究成果奖百余项,这个人员精干的群体被全军理论界视作标杆。
“每个人都特别能战斗,是一支关键时刻用得上、打得赢,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理论队伍。”国防大学副校长毕京京深感自豪。历任分管校领导侯树栋、赵可铭、许志功、李殿仁等,几任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兼“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祖敏、姜汉斌、黄宏、章传家、颜晓峰、赵周贤,都为事业全力以赴,“眼里时刻盯着、脑里时刻装着、心里时刻想着、手里时刻抓着”。
平凡却动人的故事,在各个“研究中心”俯拾皆是。
“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加班熬夜、几天几夜连轴转都是常事。”中央党校“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郑权坦言。即使时间再紧,学者们也总是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我们成功冲刺‘国家队’,离不开老专家们的鼎力支持”,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喻立平表示。中心首席顾问陶德麟不顾年高体弱,认真参加讨论、审看文章,并亲自挂帅牵头重要课题。老教授们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在选题方向、理论素养提升、把关审核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令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王炳林感动的,是专家们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单从物质回报角度讲,学者们大可以用业余时间出去搞讲座、作报告,写一篇好文章付出的辛苦绝不比这些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就连署名,经常也是突出中心、淡化个人。没有一个‘爱’字,很难做到。”
“忠诚托举使命,事业凝聚人心。”正如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肖冬松所说的那样,学者们几十年如一日青灯黄卷,“不变其志,不改其节,不悔其道”,背后正是靠着信仰的力量。
老一辈孜孜不倦,年轻人茁壮成长。在每个中心,人才培养都被视为重中之重。
“要为青年们当好人梯。”这是章传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青年研究员刘光明受益颇深:“每次写文章,时间再紧,他都会耐心地向我们传授经验,毫无保留。”几年中,刘光明已从一名年轻新人成长为骨干力量,常常独挑重任。
在中央党校,中心有意识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吸纳新生力量。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高祖贵从2012年起参与中心工作。他坦言,这些工作对自己是一种磨炼,“接地气、开眼界、上境界”。
踏实坚定的信仰,深沉执着的情怀,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这支理论队伍中绵延接续。
攀登——
新平台,新征程,新高度,新未来
这些天,上海“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正为两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实践经验总结”课题忙碌着。“中国(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总结”“上海市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实践经验总结”,因为有长期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课题推进比较顺利。
2015年,随着工程重点转移到对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上来,各“研究中心”迅速组织力量,用中国话语总结中国实践,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解读中国道路。
随着“四大平台”一体化建设开启,上海“研究中心”也开始在更高层面上定位自我、布局未来。通过打造“世界中国学论坛”等国际交流平台,上海“研究中心”正向着能够承担对外宣传引导任务的“外宣型”国家级中心目标努力。
新晋“国家队”的自我定位同样重要。结合省情,浙江“研究中心”把研究重点锁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研究”上。“2006年,中心组织参与了浙江省委与中国社科院的重大合作项目六卷本《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引起全国关注;去年开始,中心再次承担了浙江省委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合作项目,七卷本《中国梦与浙江实践》刚刚出版。今后,我们将‘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抓住优势做好研究。”浙江“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华兴表示。
目标定位明确了,体制机制改革必须跟上。从下一年度开始,以中国社科院研究中心名义发表的文章在评价激励中的权重进一步加大。从将中心署名文章纳入“创新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到对完不成该任务的院所实行创新工程“一票否决制”,再到今天即将实施的新举措,中国社科院“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对中心工作的前景愈加充满信心。
更多探索正在各个中心有序展开——
广东“研究中心”已制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今后我们的重大研究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聚焦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社会协调发展与治理、对外开放战略等特色领域,把广东已取得的方法经验上升为理论”。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研究中心”副主任蒋斌说。
“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主动作为”,北京市“研究中心”正着手进一步做大做强自身特色品牌,做好四大平台建设的联系、协调、服务工作。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双传学介绍,该中心将通过举办高层次学术论坛的形式,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宣传省“研究中心”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力争把“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现代智库论坛”等“省级名牌”打造为“国家名牌”。
陕西“研究中心”将聘请20名左右中青年理论骨干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际工作部门负责人作为中心特聘研究员,同时推动各市组建中特研究中心,打造以省中特中心为龙头、全省一体的理论工作“快速反应部队”。
“中央党校将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高端智库、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研究高端智库、国际战略高端智库、领导干部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高端智库等智库平台”,中央党校校委会委员、科研部主任梁言顺介绍,“中心将以这四个智库为依托,深入开展调研和理论研究,以有质量的资政建言成果服务党和国家决策。”
天津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袁世军介绍,“研究中心”将借势扩建三个基地,加强学科力量,增聘研究人员,进一步发挥“四大平台”协调配合、联动推进的优势,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提升质量,多出精品力作是多家中心的共同目标。辽宁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肖明江说,要把现有“一个中心,12家基地”的触角更深入地延伸到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重大项目牵动,实现成果和人才共同发展。
如何将研究成果有效转化落实?共青团中央“研究中心”拟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研究”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个近期主要研究方向,并借助群团组织、品牌活动、问卷调研等方式掌握青年学生需求与动向,力争将研究成果渗入课堂、教材、活动及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做的是青年的‘文章’,在这里能看到党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倪邦文信心满怀。
建立新平台,站上新高度,开启新征程,创造新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伟大实践催生了许多亟待回应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如何把握好、研究好、阐释好这些问题,让‘研究中心’真正成为以科学理论引导人、武装人的坚强堡垒?”天津市委常委、天津市委宣传部部长王贺胜道出了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心声:“我们会不懈探索,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本报记者 王斯敏 曲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