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年,由中外100多位科学家协力完成的《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11月18日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发布。这一报告的数据采集截至2014年,对西藏高原的环境变化进行了科学的描述和评估,并对未来环境变化进行预测。为此,记者就这份报告采访了相关专家。
西藏高原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境外
记者:报告中显示,西藏高原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境外,怎么理解?
徐柏青(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我们研究发现,西藏仍为全球最洁净的地区之一。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境外,并不只是中国科学家得出的。中外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了两种主要污染物:黑碳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比如多环芳烃、六六六等。这些污染物从来没有在西藏使用过,那么从哪里来?国际上很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追踪这些污染物的来源。目前国际上公开发表的论文都显示,西藏高原的污染物主要是西风和印度季风带来的,是从我国境外来的。我国主要发达地区位于东部,处于西藏高原的下风口,打个比方,就像水不能往高处流一样,这些地方的污染物也不可能飘到西藏去。
记者:报告中有两个结论比较引人注目,一个是生态环境总体趋好,另一个是自然灾害风险趋于增加,两者是不是矛盾的?
徐柏青:简单地说,我们的总体判断是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的突出特征是变暖变湿、重要特征是生态系统总体趋好,但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强的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趋于增加。
生态系统总体趋好与自然灾害风险增加并不矛盾。简单地说,因为趋暖趋湿,整体环境更利于植被生长、更适于人类生产生活。但是正因为变湿变暖,再加上西藏高山、峡谷等特殊地质构造,在局部地区泥石流等潜在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不遗余力保护西藏高原环境
记者:人类活动对西藏高原的环境有正面、负面的影响,您觉得该如何控制负面影响?
张镱锂(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从环境研究的视角看,我们的关注点更为明确具体:西藏高原现在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目前处于什么状态?其环境容量是否已经饱和,或已经达到极限?未来会如何变化?
要知道,环境容量是一种缓慢的、不断积累的惯性发展趋势,一旦突破临界点,或者说一旦超过环境容量饱和点或承载力极限,势必引发极其严重的环境灾难,若要重新恢复,必定代价高昂。
保护西藏高原环境,是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中之重。我们在报告中提出了建立绿色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发展指数、建立综合考虑体现绿色经济指标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加大国家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西藏自治区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设等政策建议。
未来将持续监测西藏高原环境
记者:环境保护是一个持续的工程,未来还将进行哪些工作?
徐柏青:应该说,保护西藏高原环境,是整个科技界的高度共识。自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科学家已经开始关注西藏高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始系统地组织相关考察;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孙鸿烈院士领导了大规模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进入新时期,我国青藏高原的研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3年,中科院专门成立了青藏高原研究所,对青藏高原的研究更富有系统性、针对性。2014年,中科院又依托青藏高原所建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把国内外青藏高原研究力量聚集到一起,实现研究模式新的升级。或许可以这样说,我国已经成为青藏高原相关研究的中心。
未来,我们计划每年为西藏做一次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辅导报告,每年出一本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每年形成一个环境监测情况报告,每年提供一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咨询报告,同时我们正在加紧修订《西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我们将和西藏自治区政府一起,定期向公众发布研究结果,希望大家予以关注。
(本报北京11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