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七集,每集50分钟时长的纪录片扫描中国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从中萃取中华文化精神,这不是易事。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制作播出的纪录片《传承》做到了。
刚刚结束的一周,人们跟随着这部纪录片完成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文化巡礼。面对三十余项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千五百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便仅仅阅读名录,也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但如果把那些传承人的情感与故事都细腻地展现出来,如果把人生中的跌宕起伏都勾勒出来,如果每一个传承者的故事都像一部微电影,那么观看就会变成一种舒适而又震撼、有趣而又郑重的体验。
人们记住了打破黄泥鼓舞“女人不能打鼓”规矩的瑶族小女孩,借由她的倔强,一个古老的艺术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靠近;人们记住了青海湟中县制作银铜器的传承人,他执意耗时一个月打制一盏酥油佛灯送到寺庙,是朴素的感恩,却也展现了高原上文化和民族的水乳交融。或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纪录片的结构,以“金”“木”“水”“火”“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为五个单元,起首以一集《道》开篇,结尾用《和》收尾,既巧妙地贴合了受众心理,又将中华文化的境界几字道出。
以小见大的巧妙,也体现在每一集的叙事中。第五集《火》中,集纳了海峡两岸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大漠深处的用火烧碱,到广西宜州的抛火球;从千年窑火不灭的景德镇,到台湾平溪升起的千盏祈福天灯,“火”隐喻了中华智慧、技艺和审美,在传承人的手中经久不息。以五指山中的钻木取火开篇,以佛前一盏灯火收尾,叙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完成了从文明肇始到形而上境界的动态描述。
《传承》传递了中国人的智慧情感,这种感情本就流淌在观众的血液里,但需要以电视语言、艺术的语言唤醒。实际上,怎样把宏大主题用微观方式——细腻的情感、有冲突的故事表达出来,一直是主流纪录片和影视剧都面临的挑战。近年来,那些叫好又叫座的纪录片,比如《习仲勋》《船政学堂》《走进和田》《舌尖上的中国》,无不是以电影般的观看体验配以有高度的历史省思,完成了社会效益和市场好评的双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已经指出了好作品产生的“诀窍”。在价值观上,他指出,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以人为旨归,细腻把握这种情感,正是上述纪录片佳作的立身之所。在创作方法上,他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船政学堂》耗时两年打造,《传承》制作团队辗转海峡两岸70多个地方、跋涉几万里行程的拍摄经历,已经为这句话添上了鲜活的注解。
让观众自然地获得情感上的震撼,来之不易。但这正标识着今天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要求下,纪录片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