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建厦门恒兴集团海外矿业的总经理罗先生经常往返于厦门和越南。今年他对设在越南的钢铁厂追资2000万元,建设铁矿石选矿厂和尾矿库——这是厦门加快与“海丝”沿线地区投资合作的一个缩影。
站在自贸试验区的高位上,厦门看着世界地图,把生意做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去。
自贸试验区打开新天地
厦门曾是“闽海关第一口岸”,曾经“人民商贾,番船辏集”。凭借着大海赋予的开拓意志和包容精神,一代代闽南人前赴后继,书写着与世界经济、贸易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历史。
在厦门海沧东南红酒交易中心,一瓶从匈牙利进口的红酒,销售的价格只有目前市面价格的一半。“作为全国前三位的红酒进口企业,我们落户海沧,看中的就是它是链接世界的港口。”一家进口企业的负责人林锐生介绍,码头建设、航运路线等国际物流是影响红酒进口的直接因素。
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区就在海沧,占地24.41平方公里,是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至7月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货物吞吐量达4929.7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42.04万标箱。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正在被打造成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引进来:以侨为桥,打好“侨”牌
35年前,华侨的直接投资为厦门起步建设经济特区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据统计,福建籍的华侨华人超过1500万,80%左右分布在东南亚等“海丝”沿线国家。如今厦门有将近一半的外资项目由华侨华人投资,“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厦投资更是占厦门利用外资的80%以上。
今年“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在厦门新设11个项目,合同利用外资235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045万美元,其中主要项目包括众达钢铁增资、新设中闽百汇物流等。这是厦门以侨为桥,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
目前,厦门正在努力继续打好“侨”牌,做足“侨”文章。不久前,第八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在厦门举办,一封“同聚五洲闽侨心,共谱福建新篇章——融入21世纪‘海丝’核心区”的倡议书,让全球闽籍华侨华人心潮澎湃。
走出去:出境加工,拥抱世界
去年8月,国内最大的织带生产企业厦门姚明织带饰品有限公司顺利把工厂开到了印度东南部的安特拉邦,成立了印度瑞蓓丝织带饰品有限公司。
该公司董事长姚明告诉记者,不少企业听说了姚明织带在印度设厂一事,都对出境加工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前来“取经”,有些已经准备组织人员前往印度考察。
鼓励厦门有实力的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生产基地、工业园区、参与港口建设……厦门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服务平台,对一般境外投资项目和设立企业实行备案制,探索个人境外投资制度创新,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企业和个人赴“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的融资窗口和综合服务平台。
福建闽能集团以子公司厦门峰合投资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通过股权并购方式获取印尼甬京投资公司65%股权,在印尼进行棕榈园项目投资;中菲(福建)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在莫埃利深水港口,开展渔业捕捞,目前已获得200张渔业捕捞许可证……掘金“一带一路”,“走出去”拥抱世界,正成厦门企业的新潮流。
(本报记者 马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