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光明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主办,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等协办的《新常态·光明论》节目近日立足经济新常态,针对当前热点问题,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解读。
清华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中国不是世界资本波动的源头
全球金融波动之源在于美联储加息不确定。当前世界经济基本格局是板块化、不平衡。美国自身经济恢复较好,期待加息;但其他板块经济体恢复滞缓,需要降息,这就导致了当前的金融动荡,全球投资者都在担心美联储政策的变化。
从数据分析来看,我国股市今年并没有引起全球股市的大幅波动,不能讲中国股市的波动是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而且,相对于美国货币政策,中国货币政策不仅没有收缩还有一定放松,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人民币已经起到了准国际货币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
经济新常态或将涵盖“十三五”全程
整个“十三五”期间,GDP走势应当是前低后高,关键点在于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含金量提高。
中国经济新常态可能会涵盖整个“十三五”时期,经济中高速增长是一个阶段性的特征,短期内不会改变。“十三五”期间转变发展方式将是一条主线。在此背景下,企业不要寄希望于大扩张,也不要悲观地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下台阶,要有底气、要对中国经济有信心。从人力资源供给条件、储蓄和资金的供给条件、技术的供给条件来看,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2011年—2015年,经济增速换挡的背景下,我国消费实际增长率在10%以上;在保障民生方面,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今年上半年就业人口718万人,和高增长时期相比并没有减速换挡,应当对中国经济有充足信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双降”为明年经济稳增长创造条件
从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存在一定下行压力,需要继续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预调微调。
10月23日公布的“双降”政策符合目前经济形势,主要目的是对冲外汇占款下降带来的资金面收紧,以保证市场流动性处于充裕状态。最近两月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且规模不小,需要通过降准对冲市场流动性。由于货币政策具有前瞻性而产生的效应有滞后性,今年四季度的“双降”措施将在两个季度以后显现效应,此次“双降”出台将为明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创造更好条件,最大的亮点在于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本次降准只对冲了一部分外汇占款带来的流动性紧张,如果未来外汇占款继续明显减少,不排除存款准备金率还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