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文史翰墨 诗词唱和

    作者:耿识博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6日 15版)
    资中筠《钢琴引起的喜与忧》手稿(之一)
    沈鹏《对草书认识的误区》手稿
    傅熹年 王静安《人间词话》
    李学勤 《郭店简“君子贵诚之”试解》手稿(之一)
    舒乙 《老舍先生怎样当会长》手稿

        诗、书、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人抒发志向、寄托情感的最佳载体。将个人志趣与翰墨丹青相结合,以诗、书、画的形式诠释个体的理想追求与价值取向,这是传统的中国文化人实现自我进而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全国34个地方文史研究馆参与的“文史翰墨——第二届中华诗书画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参展的学者名家用自己的作品向社会传达了他们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想。

        本届展览共邀请了包括中央文史研究馆和34家地方文史研究馆的140余位馆员参展,展出作品超过300件。展品中既包括鸿函钜椟的珍藏手稿,也有俛拾才思的自书诗词,更有笔墨恣意的妙手丹青,充分发挥了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艺相互融通,诗、书、画并佳的特点与优势。在展品的选择上注重代表性,力求公平公正,将最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

        本次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央馆风采”,包括“大家手稿”和“馆员新作”两个板块,展出了孙机、资中筠、傅熹年、李学勤、舒乙、杨天石等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珍藏多年的文稿、诗稿、信札、手卷等数十件,袁行霈、冯远、冯其庸等30余位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也带来了自己的诗书画新作,其中包括袁行霈的书法六条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及题跋》、冯远的水墨近作《今生来世》、冯其庸的中国画《山居图》、沈鹏的书法《忆秦娥》等;第二部分“名家精品”,推出了刘继瑛、侯德昌、金鸿钧、杨力舟、尼玛泽仁等8位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书画作品;第三部分“各地佳品”,均是从全国各地方文史研究馆馆员中提名邀请的100余位诗书画名家的代表作;第四部分“诗词吟诵”是此届展览的新增板块,邀请叶嘉莹、程毅中、沈鹏、王蒙和朗诵名家陈铎、虹云等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拍摄制作了诗词吟诵和朗诵视频,在展览期间播放,以多媒体和声情并茂的形式展示诗、书、画兼容的隽永之美。

        本届展出的9位文史大家的文稿手札,基本上都是初次与公众见面。其中既有文章著述,也有读书笔记,既有师友通信,也有诗词唱和,称得上是作者毕生治学、治艺经历的再现与缩影。通过这些文稿手札,可以让观众和读者更近距离地感受大家们的内心世界和学养艺境。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说,他们研究传统文化并不是复古,而是为当代服务,要跟人民群众能够沟通。开幕当天,展览现场的参观观众络绎不绝,丰富多彩的展览形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以诗歌朗诵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板块活泼新颖,尤其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

        五千年文明的源远流长,此刻汇聚于艺术殿堂。参展者以绘画的造型来阐释中华审美意象,以书法的线条来解读民族美的历程,以诗歌的韵律来吟咏中华儿女对文字美的伟大创造。本届展览是文、史、哲、书画艺术、朗诵艺术的结合,将一个有声有色、有音有韵、有情有义的艺术世界融汇于朦胧的、富于诗意的梦境中。此次展览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引领下举办的,是艺术家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立足传统、锐意创新的艺术表达。

        举办“文史翰墨——系列中华诗书画展”,是中央文史研究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精神的一项举措。通过举办系列展,调动起全国文史研究馆系统的积极性,发挥馆员引领当代中国诗、书、画艺术发展的独特作用,为各馆和馆员搭建一个集中展示艺术创作成就和相互交流借鉴的平台,让全社会得以分享这些成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中央文史研究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