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新疆,长在新疆。做广播记者14年,带着话筒走遍了天山南北,最难忘的是新疆各民族兄弟姐妹们那明亮、纯朴、善良的眼睛。
今年10月1日,是国庆,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大喜日子,阿克苏温宿县吐木秀克镇兰干村75岁的维吾尔族老大爷胡达拜地·依明早早起来,在自家院子里举行第8971次升国旗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老人的注视下缓缓升起,而这样深情的注视,已经整整24年。
“国歌一响,国旗一升,坏人们就害怕了。”源于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24年里胡达拜地·依明一天都没间断过升国旗,先后用坏了8根木头旗杆和35面国旗。
1991年,偶然的一个机会,胡达拜地·依明在电视中看到了升国旗的画面,感觉到庄严和震撼。于是,他卖掉家中的1头牛,花了35块钱买了国旗,用两棵杨树做了一根11米高的旗杆开始在自家升国旗。村干部家的那台黑白电视机,成了他的老师,升旗的单调动作被重复千万遍。
最初练收旗动作时,胡达拜地·依明的手总在旗杆上碰出瘀血,手指头也被旗面磨破。妻子帕里木心疼地说:“刚开始练抛旗的时候,由于用力较猛,吃饭时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住。”
在老人的带动下,不少村民自发的在自家院里升国旗。大家渐渐发觉,村里喝酒打架的人少了,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人多了。
我问老人:“以后行动不便了怎么办?”他却说:“每次升国旗的时候,我都特别幸福。只要我活着,就会一直坚持升国旗,我不在了,还有儿子,儿子不在了还有孙子、孙女。子子孙孙会一代代升下去,让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永远飘扬。”
还有一群人的眼睛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一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了60年不遇的大雪灾。我走进灾区采访,积雪厚度达1米以上,气温下降到零下40摄氏度,瞬间风力达12级。
28户哈萨克族牧民被困,情况危急。自治区立即下达指令,军用直升机瞬间腾空而起,奔赴灾区。已经被困半个多月,在雪海中快要绝望的牧民们听到了直升机的轰鸣声,紧紧抱在一起,拼命向天空招手、呼喊,但飞行员根本听不到也看不见。
在这最危难的时刻,牧民们想到了每天在村里升起的五星红旗。一位名叫阿依恒的牧民拿起国旗,骑着马向山顶飞奔,五星红旗在山顶上迎风招展,雪海中的这一抹鲜红使牧民们得救。
被救的牧民们含着眼泪对我说:“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真是太感谢了!”一双双褐色的眼睛中透满感恩的真挚之情。
在新疆居住过的诗人艾青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眼睛从不说谎,透过这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我看到了大家对新疆今天的拳拳珍惜,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今天的新疆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巨大变化:人心暖了,人气旺了,决心大了,动力强了。如今,新疆又被确定为“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站在天山之巅,朝着世界眺望……(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汉语新闻广播记者、主持人 赵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