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4日 星期三

    “其精神将长在人间”

    ——纪念邹韬奋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吴娜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4日 09版)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1944年11月,毛泽东同志曾在延安追悼邹韬奋同志的大会上留下这样的题词。

     

        11月3日,在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和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邹韬奋诞辰120周年之际,众多新闻出版界人士再次齐聚一堂,共同追念这位让他们感佩的前辈。

     

        “邹韬奋先生倾其一生,奋斗不息,筚路蓝缕,九死不悔,和其他红色出版家一起开创了进步出版事业之先河,为动员革命力量和民族救亡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宝贵精神遗产。”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提出,今天弘扬韬奋精神,就是要经得起名利的诱惑,顶得住歪风的冲击,献身出版大业,把出版理想“立在时代的最前线”“置身于国家民族的大局之中”(邹韬奋语),以文化自信的立场和建设出版强国的战略眼光审视新闻出版事业;以职业尊严和发自内心的热爱,忠于职守、拼搏创新、百折不回、奉献一切的职业精神,为人民办出版。

     

        谈起韬奋精神对当下的影响,第十二届韬奋出版奖获奖者、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回忆起当年。“2002年,我刚到人民出版社。当时因为资源被分流、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原因,社内工作处于低迷状态。为了调动全社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人民出版社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的大讨论,专门请了几位社里离休的老同志来社里讲课。几位老同志都提到,在革命战争年代,韬奋先生之所以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出版了大量书刊,不是为了出书赚钱,而是把出版作为一个平台,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体现了他对人民、对国家最深沉的大爱,并期望我们继承革命传统,要向韬奋先生那样搞好出版工作。”黄书元说,这些教诲给了大家很大的鼓舞和激励,后来经过上上下下三个多月的反复讨论,全社统一了思想,激发了斗志,并把人民社的出版理念锤炼成一句话,就是要像韬奋先生那样“为人民出好书”。

     

        1932年7月,邹韬奋冲破反动政府的统治,创办了在我国现代出版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活书店,享誉出版界的三联书店就此发端。三联书店如今的掌门人、总经理路英勇表示,韬奋精神和三联传统,无疑将是三联人当下发展中的巨大精神动力。

     

        “纪念邹韬奋同志诞辰120周年,缅怀这位新闻出版战线杰出战士的不平凡业绩,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光荣传统,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事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高善罡介绍,中国记协以韬奋命名的“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已经成为奖励全国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员、新闻类节目制片人、校对等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自1993年设立至今已评选十三届,有123名新闻工作者获此殊荣。

     

        “时代变了,但新闻记者的操守没有变,也不应该变,韬奋精神并没有过时。”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得者、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夏林认为,韬奋先生那种“心中有人民,铁肩担道义”的执着,在今天显得非常之重要。他说:“如果没有那种真诚地热爱祖国、热爱同胞、热爱人民的精神,就没有责任的担当,没有工作热情,何言能做好新闻工作,当好党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这就是我们今天纪念韬奋先生的意义所在。”

     

        “其精神将长在人间,其著作将永垂不朽”,当年中共中央给韬奋家属的唁电中曾经这样高度评价韬奋先生。他的孙女、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邹小桦表示:“作为邹韬奋的后人,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新闻出版人没有忘记他,人民没有忘记他。我的家人们非常珍视祖父留下的宝贵的韬奋精神,在我们从事的各行各业中都努力践行他的崇高理念。”

     

        (本报记者 吴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