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满族房中绣品展”在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拉开了序幕,以“枕上的梦,帐中的情”为主题,展现了满族文化刺绣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绣品见巧思
满族刺绣历史悠长,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时期的建州女真时代,那时的社会生活十分落后,女性只能纺织粗麻作为日常的衣着用品。努尔哈赤建都后,才派人到江南织造学习纺织丝绸用品,制造“蟒缎褂子”。他登基时就穿着“五彩龙袍”。满族定鼎中原后,刺绣分成宫廷和民间两个系列,交相辉映,构成了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绣品把本民族的萨满文化的审美观念加入其中,表达了满族人的智慧和理想,其内容丰富、构图巧妙,做工精细,针法多样,“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表现出当时女性的高超的技术和巧思。
当时的绣品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枕头顶子、衣物、绣花鞋子、幔帐系列、小饰物及床上用品。满族少女从小就在自己母亲或身边的女性的影响下学习刺绣,邻居亲缘伙伴,坐在一起刺绣,相互学习,有时还边绣边哼小曲“小针扎,裹青麻,青麻里面藏点啥?青麻白,青麻新,青麻里面插花针……”按当时的习俗,被称为“炕上活”的刺绣,也是考察女性是否心灵手巧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枕顶纹慧心
这次展览的物品主要是枕顶和幔帐套子两大类。把枕顶按色彩不同搭配着镶嵌在镜框里,每组八个。为了让观众了解枕顶是什么,展览用枕套装了四个枕头放在入口的展柜里。展厅中间前后两排柜子摆放的是枕顶,让观众能近距离欣赏到各种各样的枕顶图案,观察到绣品的刺绣方法。
在展品的空隙处还巧妙地设计了文字展板,讲述枕头的故事,让观众了解这些枕顶不仅是实用品,也是珍贵的礼品。满族妇女学习刺绣最早即是从这枕顶开始,从开绣直到出嫁,她们会绣出几十、甚至上百对手工好、样式新颖的作品。出嫁时,这些作品会被钉在一块大布上,中间穿上木头杆子,由二个人抬着示众;新婚次日,新媳妇把最好的绣品留给了自己和丈夫使用,同时带着自己的作品,到家族的各个房间“认大小”,也就是老少故旧都介绍给新娘,新娘会把其余的作品赠给长辈们作为新媳妇的见面礼。
绣品的纹样内容十分丰富,有山水、花鸟、草虫,走兽、人物,还有文字,大多表达的是吉祥幸福的祈愿和追求,每对枕顶的花卉图案都是对称的,相互呼应,和谐自然。枕顶的色彩极为讲究,底色有白、红、粉、绿、黄、紫等各种颜色,色彩对比较为强烈,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借鉴了汉族文化中的吉祥符号,体现了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刺绣方法主要有缎绣、布绣、纳纱、编纱、缂绣、十字绣、包绣、补绣等。针法也很有讲究,有平针、倒针、长针、错针、锁丝、盘金、丝绒、挑花等等。图案大多以形象为主,也有一部分是抽象化了的图案,与当时的萨满教的图腾纹样相吻合,充满了萨满文化的宗教色彩。
幔帐绘真情
为了让观众能够看到两面的纹样,展览将幔帐套子挂在了展柜的两侧。
旧时的东北,由于天气寒冷,一家人习惯住在一起。满族民居一般为“三铺炕”。室内南、西、北三面环炕,俗称“万字炕”。西炕一般用来摆放祖宗的牌位,长辈住南炕,一般新婚的年轻人住在北炕。火炕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是炕沿,用木料做成。为了保护隐私,人们在炕沿的上方挂上一根与炕沿平行的杆子,挂上一块布,这块布就叫幔帐,把空间分隔开,晚上睡觉时放下,早上收拢起来。在杆子的一端有一个专门存放幔帐的套子,上面绣满了花纹。一般以民间常见的戏剧、历史和神话传说为题材,比如:“牛郎织女”“哪吒闹海”“麻姑献寿”等。这类图案往往根据故事情节构图,安排紧凑,人物生动,活泼热闹。戏曲类的有家喻户晓的《白蛇传》《双锁山》《井台认母》《窦公训女》《龙凤配》《小王打鸟》等等。展览中有一件绣工精良的幔帐套子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它绣的是《双锁山》,说的是刘金定立牌招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