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思政课改革创新,从何抓起?

    ——专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

    作者:本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7日 06版)

        提起思政课,你会想到什么?是艰涩的专业名词,还是深奥的理论?

     

        如今,思政课要变了。22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重点推出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师好用学生爱读的系列教材,建设一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师队伍。

     

        出台《计划》的原因何在?主要任务与重点建设内容是什么?对此,记者日前采访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

     

    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思政课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思政教育已取得巨大进展,比如统一编写使用本专科4本教材和研究生5门课程教学大纲,初步构建三级教师培训体系,全面推进教学科研改革,推广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等。”张东刚表示。

     

        但《计划》也对思政教育现存的问题作出了梳理。张东刚说:“一些地方和高校对思政课重视不够,政策条件保障尚未落实到位,思政课在高校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突出;推进教材修订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识不强,思政课建设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思政课改革发展需求,整体素质亟待提升;有效整合全社会资源的力度不够,思政课建设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格局仍需巩固。”

     

        《计划》指出,当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如何发挥正能量,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在多元中确立主导,给思政课提出了新挑战。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变,面对各种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多样中求得共识,给思政课提出了新要求。

     

        “因此,面对这些新问题,《计划》在总结梳理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就推动高校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作了全面部署。”张东刚解释道。

     

    构建思政课立体化教材

     

        那么,该计划的主要任务与重点建设内容是什么?

     

        “首先,要推进统编教材编写使用,构建面向教师和学生不同对象,辐射本专科生、研究生各个层次,涵盖纸质和数字化等多种载体,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相统一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张东刚强调,应及时修订和使用好思政课统编教材和教学大纲,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核心课程教材,组织编写系列教学用书。

     

        他表示,必须提高专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的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人才体系。“进一步来说,就是要建立新进教师宣誓、专任教师定期网络注册和退出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国家示范培训、省级分批轮训、学校全员培训三级培训体系。建立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等等。”

     

        “当然,教学方法也要改革,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张东刚介绍,“我们还会组织各高校发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年度报告》,实施教学攻关行动计划,设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出版资助项目等。”

     

    探索建立本硕博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形成以此为引领、相关学科为补充的思政课学科支撑体系。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学科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探索建立本硕博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张东刚表示,“我们要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开展交叉研究,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等。”

     

        “当然,一套导向明确、系统完善的思政课综合评价体系必不可少。”他告诉记者,“我们要修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建立定期督查制度与跨省区市交叉检查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授权点建设评估制度,探索建立符合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标准,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引导和鼓励思政课教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

     

        他还透露,重点建设一批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研究宣传、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是该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各地各高校要加大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投入,并随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其中,本科院校按本硕博全部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专科院校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列支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培养培训费用。”张东刚强调。

     

        (本报北京10月26日电 本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