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时代先锋

    平等 和谐 共存

    ——探寻云南洱源县郑家庄民族团结的密码(上)

    作者:本报记者 任维东 本报特约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6日 03版)

        在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的交汇之地,在素有“高原明珠”美誉的洱海源头,有一个自元朝起因大军戍边而诞生的小山村——郑家庄。在这片温泉四处喷涌的热土上,汉、藏、白、傣、纳西、傈僳、彝等7种民族文化水乳交融,7个民族亲如一家。

     

        今年2月,郑家庄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百余户村民小组,何以能让民族团结之花长期绽放在西南边陲洱海之滨?

     

    一家人——多民族血脉的融合

     

        “几盏美酒喜迎重阳佳节,数枝黄菊预祝老人长寿。”10月21日重阳节中午,郑家庄64岁的白族老人高汉云写下了这副对联,亲手贴到村活动室的大门上。

     

        下午4时,村活动室门前摆起了“长寿宴”,全村来自7个民族的66名老年人被邀请来共享佳宴,共度重阳节。村阳光文艺队的女队员们,身着民族盛装在“长寿宴”旁跳起了各族舞蹈。

     

        十几年来,除了每年重阳节摆“长寿宴”外,每年春节、中秋节、火把节,全村各族群众都要聚集在一起吃团圆饭,老老少少一起在村民族文化广场跳舞唱歌。

     

        郑家庄仅有125户525人,却有7个民族。7个民族团结友爱,不仅仅是体现在共庆佳节之时,更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家庭都是由多民族组成,7个民族之间自古相互通婚,共同生产生活,早已血脉相连,心灵相通。

     

    一面墙——多民族文化的包容

     

        在郑家庄,白族民居的彩绘外墙与其他地方不同,虽然每一家的外墙彩绘都有白墙、蓝框、花草山水衬边等白族特征,但许多彩绘的中间图案却不一样,有些是莲花、宝瓶等具有藏族文化特征的图案,有些是牛角、彝文等具有彝族文化特征的图案,有些又是大象、傣族少女等傣家文化的图案……这些由不同民族文化元素组成的彩绘图案,表示着这些人家由不同民族成员组成。

     

        民族文化并存融合还体现在建筑风格中。郑家庄湿地公园中有一高大宽敞的凉亭,亭中竟然包含了村中7个民族的文化元素:总体建筑形式是汉族风格,亭顶的宝柱是傣族元素,柱梁是藏式风格,凉亭的红、白两色,分别体现彝族和白族的文化色彩,亭子上的文字则体现了傈僳族与纳西族的文化特征。

     

        在凉亭旁,有一面特殊的“文化墙”,就是十多米长固定的文化宣传展板,介绍村里7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宣传全村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取得的发展进步。凉亭和展板共同构成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长廊,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士驻足观看。

     

        宗教文化在郑家庄也和谐共存。每逢春节,藏族祈福的经幡挂在路边树头,五彩缤纷,随风飘荡;供奉本主是白族习俗,但在每年大年三十,全村7个民族的群众都会一起到村里唯一的本主庙进行祭祀活动。

     

        正是这种民族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心灵融合,成为让郑家庄生长出民族团结之花的肥沃土壤。

     

    一个村——多民族历史的交汇

     

        一个小小的边陲村寨,何以汇集了7个民族?

     

        大理洱源地区是白族的发祥地和世居地之一,郑家庄一带是滇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据《云南通志》记载,当年元朝忽必烈大军灭大理国后,为严防吐蕃的侵扰,在今三营镇莲花山下“留军三百户,以扼吐蕃襟喉”,其中两名郑氏将军郑指挥、郑冠军率军驻守郑家庄一带,长期军屯,繁衍生息,士兵及其后人多为汉族,郑姓居多,成为三营及郑家庄一带汉族的祖先。

     

        明洪武元年,因平叛有功,滇西南景谷地区傣族首领阿这被封为洱源世袭土知州,统治洱源地区达345年之久。其中部分傣族群众在三营镇郑家庄一带世代生活。

     

        历史上,迪庆的藏族民众喜欢到洱源一带游牧经商。1958年,洱源县政府对境内游牧的藏族群众进行安置定居,其中有7户藏族群众被安置到郑家庄。如今郑家庄的藏族人已繁衍到40户,成为村里人口数量居第二的民族。

     

        一些纳西族、傈僳族和彝族群众也逐步迁移到郑家庄定居,形成了7个民族共居一村、共存共荣的局面。藏族长期游牧不会耕种,汉族、白族群众就教藏族群众种地,藏族群众教汉、白等民族群众识别药材和做药材生意,这已成为一种传统。

     

        千百年来,茶马古道成为一个各民族迁徙、交流、融合的大走廊,滇藏茶马古道上,郑家庄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历史长河的浇灌下,早已生根发芽。

     

        (本报记者 任维东 本报特约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