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经济与历史——在中国经济学中如何加强历史研究和教学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我国经济学研究、教学与历史研究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针对许多高校不开设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课程,与会学者纷纷表示,加强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刻不容缓。学者们认为,经济学本质上是历史的学科,经济分析离不开历史研究,经济史能为我们提供经济学的根据。丰富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需求的产物,加强历史研究、了解中西方历史,有助于了解已有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背景和应用条件,从而获得其形成和作为的可能性的相关知识。也就是说,要具体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历史背景,才能搞清楚历史形成的交互关系,在这样的历史基础上才能够正确总结出经济规律来。
学者们指出,建设中国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在新形势下,创立解释中国问题的、具备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的话语体系和方法,必须要有历史的分析和支撑。分析历史上丰富的矛盾与问题,有助于认识制度设计与政策选择的得失,认清中国发展道路的基础,从而产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成果。有学者表示,经济学研究方法应该是多元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有助于推动经济学科在多学科交叉交融中发展。与会学者们呼吁,经济学界应充分认识到历史研究在中国经济学建设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历史中吸取养分,不断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助推国家的改革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