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回放】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而同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达7.7%。
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GDP增速的状况已持续了几个季度,这是如何实现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进行了解读。
记者:目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居民收入却保持较快增长,如何解读?
盛来运: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很大亮点,就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收入总体的增速“跑赢”GDP,去年以来这一趋势一直在保持。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深层次的结构原因,又有一些具体原因,特别是与政府加大惠民生的力度,出台一系列促进收入增长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是有关的。
记者:请问收入总体增速“跑赢”GDP的结构性和政策性因素是什么?
盛来运:近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在转型,而且人口结构也在发生新的变化,这就造成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发生一些变化,就业比预期的要好,工资率在不断上升,所以城乡居民从劳动报酬得到的收入一直保持比较坚挺。
政策方面的因素就更多了。从工资性收入角度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增长9.1%,其中有一块收入跟政策的推动有很大关系。去年以来,城乡一些人员工资标准有所提高,今年很多地方补发了去年10月份以来的加薪工资,对工资收入有正向的拉动。从转移性收入来看,这两年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比较大,不断提高离退休人员工资标准,增加养老保险的补助。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从人均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带动了转移性收入的增长。
记者:收入增长还有哪些具体原因?
盛来运:近两年,居民财产性收入也有所增长。对城市来讲,主要是租房市场比较好,前三季度居民的人均出租房屋净收入增长了12.6%;对农村来讲,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出租土地的收入增加,前三季度居民人均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增长了17.1%。综合起来,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了10.1%。
另一个推动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家庭经营收入。对于农村来讲,今年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生猪价格,从二季度开始不断上涨,使得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在增加;对于城市来讲,虽然小微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家庭经营的市场环境也面临着压力,但是政府不断提高这类企业的税收起征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
(本报记者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