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中国消除贫困奖获奖典型事迹

    用心引领百姓致富路

    ——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村支书朱彦夫扶贫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赵秋丽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5日 05版)

        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他失去了双手双脚,然而,这并未阻止他带领百姓走上致富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25岁的他成了乡亲们的致富“领路人”。朱彦夫,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个传奇,但他却说:“我这个条件,大家能选我当支书,我无以为报,唯有一个字:拼!”

     

        知识兴农:山村夜校点亮致富明灯

     

        1957年的张家泉村是出了名的穷村、乱村,老老少少识字的没几个。朱彦夫意识到,要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于是决定在村里建个图书室。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他只能拿出自己微薄的抚恤金置办图书。图书室乍一开张,乡亲们因为新鲜,都往图书室里钻,但时间不长就冷落下来。朱彦夫深知其中的原因——乡亲们没几个识字的,许多村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朱彦夫又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办起了山村里的第一所夜校,亲自担任教员,教群众识字。为了在黑板上写字,他在粉笔上套上弹壳,用两只残臂夹住,弹壳扎进残臂钻心地疼,他仍然坚持。

     

        两年多的时间里,100多名学生从夜校走出,成为张家泉村建设时期的中坚力量。此后各生产队、大队的历任会计,都是夜校的“毕业学员”。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凡是识字的,也都是在夜校里学出来的。

     

        改水改地:让水润荒山粮满仓

     

        张家泉村的地势是“两山夹一河”,村边的赶牛沟、腊条沟、舍地沟,把农田分割得七零八落。要脱贫,先改地。朱彦夫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填沟,但不是简单地填,而是先用石头把沟棚(编者注:搭成棚状)起来,水可以从下面流,上面垫土成田,与两边的农田相连,旱了能灌溉,涝了还能排洪。

     

        忙完秋收,张家泉人开进了“赶牛沟”,镢刨锹挖,筐抬车推,一干就是一个冬春。朱彦夫天天泡在工地上,用两只残臂夹着铁锹,一点一点培土。

     

        一个冬春下来,他们搬了2万多方土石,建成了1500多米长的暗渠。荒废了不知几辈子的赶牛沟,变成了40多亩平展展的良田,当年就增产粮食5万多斤。

     

        张家泉是个缺水村,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村民吃水都是难题。为了找到水,朱彦夫翻山越岭请来水利专家,转遍了沟沟坎坎,几天下来,都数不清摔了多少跟头。水源找到后,朱彦夫天天拼在打井工地上,现场指挥,解决难题。

     

        经过一个冬天,一眼深6米、东西宽24米、南北长33米的大口井终于竣工了,张家泉村有了历史上的第一眼大口井。此后的两个冬天,朱彦夫带领乡亲们一鼓作气,又打出两口大眼井,修建了1500米长的水渠,彻底解决了村民用水匮乏和无水浇田的问题。

     

        解决了水和口粮问题,他又带着大家在山上搞起了副业——种苹果树、花椒树,称这是给山“穿衣戴帽”,绿化荒山近千亩,让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山上长出了摇钱树。

     

        清廉公正:用抚恤金接贫济困

     

        说起朱彦夫帮助人的故事,村里的百姓说也说不完:

     

        蔡光生有心脏病,家里穷,治不起,朱彦夫每月从抚恤金中拿出一大半给他买药治病;

     

        村民褚秀才兄弟五个,家里有一年断了粮,朱彦夫立刻拿出家里有限的粮食接济他,渡过难关……

     

        25年来,他一直主动用自己微薄的抚恤金为集体办事情、接济困难群众。有的单位为了答谢朱彦夫,送来一车化肥,他没有留给自己,而是当即分给了每户村民。

     

        如今,朱彦夫已经走进人生第82个年头,旧伤新病折磨着这位坚强的老人,但他的腰板依然挺直。作为现任张家泉村村支书,刘文合经常会去看看朱彦夫。朱彦夫有时会从日记本里抽出一张纸条给他,上面写着致富信息、项目建议等,供刘文合参考。

     

        “他对村里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刘文合说,让他最感动的还是朱彦夫永远创业、永远干劲儿十足、永远将百姓放在心上的精神。

     

        (本报记者 李慧 赵秋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