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榜书热评

    诲人不倦的“朱老师”

    ——读《致教师》

    作者:李镇西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3日 11版)
    《致教师》 朱永新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为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周围的人却很少称呼朱永新的“官衔”,而是不约而同地叫他“朱老师”。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同时还是多所大学的教授和博导,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总是给周围的人以师长般的关怀和影响——不仅仅是我这些曾师从于他的学生,还包括许多素不相识的一线教师。我曾经把他称作“中国第一教育义工”,因为他几乎把他的周末和节假日都无偿奉献给了中国的“新教育实验”,引领了许多普通教师的成长。除此之外,他还利用无数个清晨或飞机上的时间,通过书信方式为许多远方的教师解惑。所以,他是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实的“朱老师”。

        这本《致教师》,便是他作为“朱老师”的又一个注释。

        这本书是朱老师就一线普通教师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所做出的解答:“如何学会思考?”“如何进行专业阅读?”“如何应对自己不如学生的困境?”“如何写论文?”“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如何让领导认可自己的探索?”“如何在压力下坚守?”“如何同时成为好老师和好妈妈?”“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学会交往才会受人欢迎?”……所有的问题都来自校园鲜活的气息,来自教室纷繁的生活,来自讲台流淌的瞬间,来自教师成长的心灵。

        朱老师是怎么回答这些问题的呢?他没有摆出教授博导的架子,用高端莫测的理论和晦涩艰深的术语谈这个“原则”那个“性”,而是用亲切平易的态度,用朴素却不乏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个教育的真谛。朱老师特别善于讲故事,比如在讲“教师的幸福在哪里”时,朱老师讲了一个大师口中的神的故事;又比如在讲“如何保持教育热情”时,他讲了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故事;再比如在讲“如何寻找生命的原型”时,他讲了著名物理学家范德瓦尔斯的故事……结尾朱老师的落款总是“你的朋友朱永新”,读着读着你就不知不觉真的把朱老师当朋友了。这就叫“接地气”。

        当然,朱老师毕竟是教育专家,他的文化功底和教育素养决定了他讲故事不仅仅是浅薄的“举例”,他所讲的故事都指向老师们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对每一个难题,朱老师都有着具体而不空洞的富有操作性的建议。比如,回答“如何做论文”时,朱老师讲了如何进行文献检索,详细介绍了传统文献的分类和文献检索的三个阶段及要注意的问题,还特别耐心地讲了如何确定教育研究的课题:“对青年教师来说,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是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并谈了一线教师进行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朱老师说:“作为一线教师,还可以从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开始,如记录自己的课堂,对课堂实录进行分析;记录学生的个案,对个案进行诊断分析和改进的探索等等。研究的关键是善于积累,积累的材料多了就能够发现规律。”这么详尽而切实可行的建议,让读者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朱老师的语言也值得称道。他往往在娓娓道来之中显示出他思考的深度与思想的魅力,而这种“深度”与“魅力”又是通过富有哲理与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如“真正的信仰是最为恒久炽热的希望,能在厄运中鼓舞起勇气,激荡起乐观。信仰造就的乐观,是生命中的太阳,任何境况下的人生都会因此温暖明亮,并指引着生命的明亮那方。”“一般来说,同一个职业的八小时内的生活都相差无几,八小时以外的业余生活才预言着未来。真正的人生,往往是业余时间所决定的。”“每个生命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关注每个生命,关注每个孩子,为每个生命颁奖,为每个生命喝彩,应该是我们教育的使命。”“一位老师抓住了每一天的生活,关注了每一个教室里的每一个日子,让每一天都值得孩子记住,他就能创造教育的传奇,就能够拥有真正的幸福。所以,珍惜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用心过好每一天,是教师幸福感形成的重要途径。”……这样隽永的句子在书中比比皆是。

        《致教师》的前言是朱老师的一首题为“我是教师”的诗。诗中写道:“我是教师,这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个志业;我是教师,这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使命……”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职业”“志业”,还是“职责”“使命”,体现在朱老师的身上无非就是孔子说的四个字:“诲人不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