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党中央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做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其中包括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联系。地方高校应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新要求,通过结构调整,提升教育质量,为推动新常态下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教育质量,其内在动力源于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地方接收原中央部委下放的所属院校、学校重组合并升格、地方新建等多种途径,我国初步建立了数量较多、类型多样的地方高校教育体系。20世纪末以来,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进程中,地方高校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数量、招生规模迅速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供给长期不足的矛盾,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但随着地方高校数量和规模的急剧增长,其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专业设置盲目跟风、缺乏发展特色,千校一面现象严重,造成校际之间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师资队伍严重滞后、教学质量不高、课程设置落后,学生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导致就业困难。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高校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可见,加快高校结构调整,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是地方高校在激励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内在要求。
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也是地方高校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在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实现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实现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高度关联。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模式的转型切换,必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带来深刻的影响。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将进一步调整,发展方式将进一步转变,技术的创新、产业的升级必将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体系、区域资源配置提出新的要求。地方高校切不可置身事外,只有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教育质量,才能抓住机遇,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地方高校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教育质量,首先要在发展目标、理念、思路和方法上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新要求。地方高校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助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提升,必须先确保自身发展的质优效高。这就要求地方高校摒弃片面追求规模扩充、设施建设等旧的外延式发展的效益观,树立注重教育教学质量、人才输出质量的新型内涵式效益观。通过主动的结构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途径,建立健全校企协同培养的体制机制,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业能力与岗位创新能力,以更好推动创新创业,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高校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教育质量,还需要注意体现高等教育自身的办学规律。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会尊重客观规律,按照相对稳定的逻辑轨道运行,任何一种无视规律、意图超越规律的发展形态都会被时代所抛弃。高等教育是一个包含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多种内部因素的复杂系统,有着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必须按照现代大学的规律办学,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教学,按照科学管理的规律治校。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不仅要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遵循所培养人才的身心规律、教育教学的行业规律,才能获得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使地方高校在联结人、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稳步推进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地方高校只有主动适应地方,提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才能有效推动地方政府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首先,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应与地方的优势特色对接。地方高校依托于地方而存在,服务并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在发展定位上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相结合,并能够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发展策略。其次,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应与地方的产业需求对接。新常态下,推动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与产业间关联的高度化,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地方高校需要实施市场主导型专业设置模式,增设与地方经济特色资源配套的新兴专业,建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结构体系,以实现专业与经济产业的无缝对接,最终适应产业调整和技术提升的内在要求。再次,地方高校的教学过程应与地方国民经济的生产过程相对接。当前地方高校教育质量不高的外在表征体现为输出人才就业率低、岗位适应力低和创新变通能力低,不能较好地服务于当前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应着力推进教学过程与岗位生产过程的衔接与实时同步,有效促进产教一体化,推动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研究”[课题编号:132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