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3日 星期三

    中美人文交流的范例

    ——探访山东省邹平县美国学者的“中国农村调查点”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杨君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3日 12版)
    美国学者史泰丽(左二)1991年在农家考察。资料照片

        习近平主席访美之际,中美两国人文交流备受关注。鲜为人知的是,一个小县的曾对美国学者唯一开放的“中国农村调查点”,推动了中美人文交流。近日,记者来到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探访这个被美国学者持续观察20年的乡土中国的“窗口”。这里,上百位美国学者来过,1997年美国前总统卡特也曾来过,还被美国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艾恺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为什么是邹平?

     

        高大的砖瓦房、方正的村间小路、干净的院落,邹平县的农村和山东其他农村并没什么不同,只有来到北禾村时,才能寻到美国学者曾经来过的痕迹。北禾村村主任指着一间十平方米的简陋小屋说:“当时美国学者就住在这里,有的一住就是一年多。”可以想象,30多年前,中国刚刚打开国门,能有“洋人”在村里出没,能够让美国学者设立一个长期观察点,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

     

        “对美国学者设立中国农村调查点是邓小平同志亲自拍板的。”滨州市委宣传部部长周静介绍了当时决策的情况。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中美就“互派留学生和学者”达成谅解备忘录,其中一项内容就是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国家科学院每年派学者到中国农村开展追踪式、连续性的调查项目。“中国80%的人居住在农村,不了解中国的农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1984年,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来华进修委员会主席奥克森伯格致函邓小平,希望在中国农村选一个长期调查点,接待美国学者进行长期连续性的社会调查研究。当时,中国的开放还有限度,外国学者短期访问和考察是允许的,但长期蹲点考察仍受到严格限制。于是邓小平亲自作了批示,同意了美方的请求。

     

        中国农村千千万万,“长期调查点”为什么会选在邹平?“在中国有代表性”“工作是自然真实的”“是长期连续性蹲点式调查的绝妙机会”,当年的美国学者们这样评价邹平。自然条件上,邹平县平原、丘陵、涝洼地都有,地貌典型;经济状况上,邹平经济状况适中,工农商业态齐全,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农村经济的实情;地理位置上,邹平相对处于内地,但距离省城较近,交通便利。

     

        “美国学者选择邹平,还有一个深厚的文化背景。”邹平县梁漱溟纪念馆刘馆长透露,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曾在这里开展过以教育和农村改革为主的“乡村建设”,具有较好的人文条件和基础材料,这也是美国学者看重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艾恺更是对这片土地情有独钟,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就开始研究梁漱溟,由此走上了汉学研究的道路,著有梁漱溟先生的传记《最后的儒家》。1986年艾恺结束了邹平的考察后回到北京,还特意去看望过梁漱溟先生。艾恺回忆说:“后来我给梁漱溟先生写信,他把我写的信发表在《光明日报》上,我说开放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认为只有邹平最适合比较深刻的基层社会的研究,中国别的地方我想不出第二个来,一直到现在。”

     

    美国学者收获了什么?

     

        1997年7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北京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之后,径直来到邹平,走进村庄和学校,和农民拉家常。他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农村取得了如此大的进展,使我倍感振奋。中国取得的巨大的、了不起的进步,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回国后,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将中国妖魔化是错误的》,阐述了美中关系的过去和发展的前景,主张美中两国应保持良好关系。

     

        像卡特一样,每个来到邹平的美国学者都会受到触动,都会有所收获,都会回到美国后通过多种形式介绍考察研究的成果。卡特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亚太事务的顾问奥克森伯格以学者身份到邹平县考察访问后,得出了中国8亿农民不简单的结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人类学教授冯姝娣两次到邹平县考察基层卫生保健医疗状况,出版了《对症下药——中国医药学临床诊疗》一书。

     

        因为陆续来过的美国学者较多,邹平北禾村村民习以为常,当记者问起到底来过多少学者时,村民们说:“太多啦,记不清了,反正老有人来。”据邹平县外事办的记录,自1985年以来,美国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环保学者和农科学者等500多人次到邹平进行了20余年的连续性、蹲点式社会研究,其中不少来自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卡特中心和美国环保署等有影响的机构。

     

        美国学者在中国农村究竟怎样调查?北禾村村民朴实地说:“他们就是喜欢走家串户地聊天,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6岁小童都要聊。”面对面地聊天就是社会学的调查访谈,艾恺在一次采访中说到他在邹平的调查:“一开始我很有条理地向村民提问题,结果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后来我发现,先跟他们聊天,讲东讲西,问他们小时候玩什么、吃什么,他们放松下来就能告诉我很多有趣的事情,让我了解最真实的风土人情。”就是这样“轻松”地拉家常,艾恺在二十多年的调研中,走访了邹平几百位老人,留下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据邹平县委宣传部的资料,仅1987年至1992年,美国学者先后有87人次在邹平县进行跟踪式考察研究,接触各级各类调查对象17500多人次。调查工作涉及范围之广,调查人数之多,延续时间之长,考察工作之细,前所未有。

     

    见证了怎样的中美情谊?

     

        一个美国女学者身着粉红色的戏服和邹平村民欢庆春节,脸上的笑容自然而亲切,完全与村民们融为一体。这个场面被定格在了北禾村展板上的一张照片上,引起了记者注意。村主任介绍说,这是美国匹兹堡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傅静,她在村里住的时间最长,18个月,她吃住在村里,每天都到村民家里串门了解妇女情况。她学说邹平话,还按当地规矩在村里结拜了“两个姐妺”,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北禾村的洋村民”。

     

        像傅静一样,奥克森伯格、艾恺、戴慕珍等美国学者的名字都被北禾村的村民念叨着。留着小胡子的艾恺走遍邹平县城的大街小巷,被邹平人亲切地称为“小胡子”。从2006年开始,艾恺几乎每年都要回到邹平。当听说邹平要写县史时,艾恺在美国国家图书馆等地方为邹平县史志办带来了5公斤有关邹平县的历史资料,其中有7张珍贵的日本侵华前邹平航拍图。

     

        邹平始终牵动着美国学者的神经,美国学者也以不同形式表达着对邹平人民的感情。奥克森伯格利用自己的影响,先后促成邹平县两名专业人才到美国夏威夷大学进修,并邀请两个代表团赴美国考察访问。他还在北京邀请美国商会、英国商会等100多位各国商界人士和学者,为邹平举办了招商洽谈会。

     

        深入推进中美人文交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是合作共赢的基础。美国国家科学院在给中国有关机构的来信中说:“贵国决定开放邹平县这一块地方,给美国学术界作为社会考察研究的地点,引起了美国学者的极大关注,大家将此项事业视为美中学术交流的又一里程碑。”邹平县也希望在今后的中美人文交流中继续发挥作用。

     

        (本报记者 张玉玲 杨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