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皮书已经成为中国智库成果发布的重要形式,集众家智库研究之精华的皮书,在中国话语体系中扮演何种角色?智库产品如何更好地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2015年8月7日—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湖北大学共同承办的第十六次全国皮书年会在湖北省恩施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高校的学者及全国皮书课题组代表、相关领域研究专家近400人汇聚一堂,就上述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喻立平,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局长马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正明,中共恩施州委书记王海涛,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凡等出席会议。此次报道汇集年会精华内容,希望对国内学界特别是广大智库有所裨益。
1 以皮书为抓手打造新型智库
李培林(中国社科院副院长):
要把皮书打造成优秀的“新型智库”产品。过去中国社会科学院主要靠内部报告发挥“思想库、智囊团”功能。“新型智库”建设要求我们不仅是提供一些内部的政策研究报告,而且要在国内、国际发挥智库的影响力,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要让皮书成为理解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目前我们有关话语体系的研究,仍然局限在“这个问题很重要”“意义很重大”等讨论上,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我们的皮书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
要进一步提升皮书质量。一是重视总报告的撰写。总报告是一本书的灵魂,它不仅是描述性的,也要是研究性的,总报告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皮书的水平。二是注重学理支撑。皮书报告,无论是数据分析还是文字叙述,都要注重对发展规律的揭示,注重观点和判断,要有学理支撑。三是注重学术规范。
邬书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的皮书研究和皮书出版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地反映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出版门类和出版品种,有了比较明确的功能定位,形成了自身的出版规范和学术规范,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学术出版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皮书已经形成了研究工作者、出版工作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并行机制,并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
皮书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后应进一步严格标准,以更多优秀的学术成果来赢得中国实际话语权。要利用好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提高皮书研究水平和出版水平。一是数字化,皮书研创要跟上数字化的步伐。二是平台化,当下世界重要领域的平台化趋势明显,研究工作者、出版工作者都集中到一个平台上互动。三是专业化,要善于利用为研究和出版服务的专业工具。四是系统化,以往的研究工作和出版工作主要是个人活动,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和扩展,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研究成为主要趋势。皮书是集体机构发表的研究成果和出版产品,不把系统工具用好,不把系统工作做好,很难出成绩。如何把大家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让更多的系统研究在这个平台上展示,是今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2 皮书是具有鲜明话语特征的智库报告
许正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
出版界作为我国文化战线的重要阵地,一直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术出版机构应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皮书为代表的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的出版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满足了社会对高质量、实用性社会科学成果的需求,这一类成果也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此外,社科文献皮书国际出版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面向海外推出了“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等十几种皮书的英文版、俄文版、日文版等,实现了中国学术“走出去”,契合国际社会及时深入了解中国发展变化的需求,为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谢寿光(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
“当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性话题,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亟需被西方社会理解、信任,也正因如此,中国对外宣传的策略不断演进,中央不断提出要“走出去”,建立中国的话语体系。要建立中国的话语体系,关键是构建“当下中国”的话语体系,这是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下学术研究者的重要学术使命。
皮书是一种有鲜明话语特征并被国际社会关注和接受的智库报告,在政府决策、智库思想交流、社会推广、媒体转化、引导舆论、传递中国话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皮书研创出版已经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智库成果的重要发布平台,它为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供了智力支持。
文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
话语权与决策权联系紧密。话语权影响决策的机理如下:通过完整、系统、及时的信息改变或修正决策;提出新的选项;以超脱的视角警示决策者;以深邃的远见发现潜在利益;以学理阐释现实、提高决策者的自觉;提出新理念、新方法,影响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智库本质上是一个话语权的平台。智库以其稳定性、持续性,取得品牌效应,扩大影响。皮书则是典型的智库产品。
3 皮书与中国智库平台建设
房宁(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智库研究有三个阶段。一是专门化;二是专业化;三是职业化。专门化是对所研究的领域全部研究透彻。但这还不是真正的智库。智库研究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专业化。专业化智库要有核心知识产权,也就是专门的技术。智库要有创新性,要有自己的方法体系。智库最重要的目的和最终目的,都是走向职业化。能够用自己的产品来养活自己,实现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智库。
江畅(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智库本意是思想库,其思想应该有学理支撑。智库应当依托研究成果来解决现实问题。我国智库建设一定要坚持以学术为支撑的原则,切忌在学术界之外、脱离学科再建一批编外政策研究室。
郑春荣(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皮书和智库的建设是紧密相关的,智库一般都有自己代表性的产品,皮书就是其中一种。在全球顶尖的论坛和学术会议上,如何发出我们皮书编写组的声音?首先,我们要有一种参与建构国际话语体系的使命感;其次,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横向和纵向的更好集成。我们要利用各种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宣传我们的皮书,包括宣传我们皮书专家和他们的观点。
唐绪军(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媒体时代,设置议程和掌控话语权是宣传皮书的两个重要方面。所谓“议程设置”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注意或忽视问题去影响到公众的舆论。话语权就是设置公共议程的权力,就是掌控舆论的权力。这个权力取决于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地位;二是传播渠道;三是特定概念。在整个传播过程当中,要会利用热点制造热点,通过网络语言缩短与网友的距离。有了热点,有了关注,一些其他机构就会借助你的热点进行二次传播。
掌控话语权要做到“五有”。要有底气,坚实的话语基础是你的底气;要有思想,可靠的话语概念是你传播的思想;要有自信,要有坚定的话语表达;要有方法,多样的言说方式;要有分寸,适宜的言说时机。
谢耘耕(上海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是实证研究。未来中国智库发展和中国话语体系建设需要社会科学家更多地采用实证、定量的研究方法,将研究构筑在经验数据而非纯粹想象的基础上。
皮书在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同时具有重要功能。比如说作为智库产品的有效载体、政策发布的先声,还有舆论引导的平台、学术研究的基础数据库等。皮书作为一种连续出版物,对于文化传承也颇具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皮书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4 皮书研创是科研机制的一种创新
谷建全(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
应以十点措施提高皮书研创工作水平:
将皮书研创作为院科研工作重要内容;
制定详细的皮书研创规章制度;
把创新作为皮书研创的灵魂;
把增强话语权作为皮书研创的核心;
把皮书研创纳入科研考评工作;
制定皮书研创的激励机制;
健全皮书研创工作机制;
发挥系列皮书智库功能,直接服务重大决策;
形成稳定的皮书研创科研团队;
加强皮书研创的经费保障。
陈玮(青海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对民族地区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消除国际社会的误读,也有助于形成改革发展的共识。
青海省社科院拟从以下三个角度开展皮书研创工作:立足民族地区实际,放眼世界进行皮书研创;围绕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重大问题选题立项;瞄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切实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
严耕(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借助皮书的研究和写作,我们设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交叉学科博士点。除此之外,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也成立了国家级林业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并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合作建立了促进会的生态文明研究会,为学科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我们还承担一系列重要学术课题,学术影响不断扩大。
黄升民(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原院长):
知识体系在互联网+、大数据面前,其信息的生产、挖掘与传输都是无限的、海量的。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必须充分思考知识信息的生产过程。皮书是动态的,但它需要一个固化沉淀的循环型知识平台和生产体制机制。同时,这种沉淀下来成为精华的知识,会作为学术基础来支撑动态研究,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