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1日 星期一

    一封信引发的强烈共鸣

    ——黑龙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求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张进中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1日 01版)

        “黑龙江经济实际上只是增速放缓,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黑龙江的第二产业受结构性影响较大,但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速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授李东的一封信,回应了“新东北现象”,在黑龙江引发强烈共鸣。

     

        李东在信中说,“东北衰退”“东北沦陷”“东北经济面临崩溃”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希望人们清醒地认识经济新常态下的黑龙江经济发展,清醒地看到黑龙江振兴发展的良好态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求发展。

     

    东北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一时期,东北经济增速放缓,“新东北现象”引发关注。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祝福恩认为,“新东北现象”与过去的“东北现象”表象同但质不同。东北振兴战略实施10多年来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为东北适应经济新常态、推进新一轮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尽管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黑龙江省第二产业同比仅增长0.6%,但是,放缓并不是主旋律,上半年黑龙江第一、第三产业都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速,其中第三产业在去年快速增长基础上,同比增长10.2%,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支撑起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

     

        而分析黑龙江第二产业的放缓,主要是受制于工业增速下滑,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1%、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6.1%,而工业下滑最直接的原因,是能源资源行业的衰退,“油”“煤”产量和价格双降。在“油”“煤”之外,黑龙江的食品工业、装备制造业、矿产资源精深加工、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等保持了很好的成长性。

     

        人心是最强的动力。“我在与学员的交流中,能深深地感到他们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家乡经济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这正是推动黑龙江经济走向美好未来的强大力量所在。”李东教授在信中道出了黑龙江发展的力量所在。

     

    要看基本面、政策面

     

        去年8月,国务院发布含金量极高的支持东北振兴的“35条”。面对经济增速放缓,黑龙江加快行政改革、优化发展环境,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加快孕育新的增长点。

     

        黑龙江科技界人士认为,看待经济新常态下的黑龙江,既要看技术面,更要看基本面、政策面。基本面是过去到现在形成的运行态势,第一轮东北振兴,黑龙江保持了连续10年的两位数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政策面是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政策给力,引导着未来的发展走向。

     

        目前,黑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民生投入持续增加,但煤城、林区确实出现了下岗失业群众增多、一些家庭收入下降的情况。对此,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在经济下行和财政收支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钱没有减。

     

    新增长点带来新希望

     

        “万众创业谷、创库等一批民营孵化器不断涌现,意味着有更多科技企业将从这里‘破壳而出’,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成为龙江产业发展的新动能。”黑龙江省科技厅科技园区处处长李力表示,黑龙江省拥有大量高层次人才和大批成熟的科技成果,省委、省政府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着力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增量,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对于经济增速放缓,黑龙江省政府研究室李清君认为,全省工业增速下滑,但一次产业和三次产业,特别是“互联网+”迭代创新衍生的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成为新增长点。

     

        祝福恩表示,黑龙江省在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时,要解决好体制性、结构性难题,特别要用“互联网+”升华老字号、原字号,扩大民字号、新字号,引进外字号,龙江经济定会在转型中升级、在发展中提速,实现弯道超越。

     

        (本报记者 张进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