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申赋渔先生新著《匠人》,眼前不时浮现一幅熟悉的场景——在乡村,煤矿开完之后,大片良田塌陷形成湖区,一些废弃的村庄半淹在水里,屋舍俨然、杨柳依依,而整个村庄早已空无人烟。这是我的故乡安徽矿区的常见一景,初见的人往往会颇感惊讶,油然想到诸如“沧桑”这样的字眼。读《匠人》,我一直有个担心:如《匠人》一般曾经生机盎然的众多村庄,也会塌陷在时代的洪流中吗?
在《匠人》之前,申赋渔曾写过颇受读书界好评的《光阴》。在我看来,《匠人》与《光阴》堪称姊妹篇,都是追忆故乡、抒发乡愁的作品。不同处在于,《光阴》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由头描摹乡土中国的文化、民俗,它的主调是阳光的、优美的,间有淡淡的忧伤;《匠人》则以一群乡村手艺人的命运为书写对象,它的主调是厚重的、斑驳的,字里行间有作者深沉的感喟。如果说《光阴》是在画一幅故乡的民俗画,《匠人》则是在为乡人群体造像,它的反差更大、景深更长,也更能触动人心。若是将两书合读,自然要更为立体、全面。
《匠人》由15个匠人的故事构成,彼此独立成篇,而人物关系又相互勾连。这些人大都命途多舛,有的因信仰冲突被亲戚打折了腿(瓦匠),有的在晚年被亲友虐待活活饿死(篾匠),有的正当壮年就以终生罢工的方式表达抗议(木匠),还有的因为进城不适应而患上精神疾病(花匠)……这15个人的人生故事,在空间上主要集中于“申村”及周边,在时间上贯穿了20世纪初以来的百余年光阴,而故事的背景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其中兼及革命事变、政治风云。这15个人物故事,几乎个个扣人心弦、意味深长,从中不难管窥百年中国的变迁身影。
不过,作者的立意显然不止于此。从《光阴》到《匠人》,他所念兹在兹的是故乡的凋零,是记忆的散失,因而他要打捞正濒于沉没的故乡,试图保存一代代中国人曾经再熟悉不过的传统乡村生活图景,向读者展现曾经的中国人怎样与天地相处、与自然相处、与彼此相处。至于乡村生活的未来走向,依然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我相信这也是困扰很多读者的问题。
在全世界范围内,“现代化”一词连同它所蕴含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等核心意涵都一直饱受争议。现代化意味着进步,但同时也意味着变化,尤其是对传统社会风貌、文化传统的改变。在理论上,只有将现代化与既有传统相协调、融通,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现代化才是可取的。反观当下众多被现代化裹挟的乡村,环境污染、人口外流、治理乏力、文化枯竭、伦理失范……以至于近年来不断有人大声疾呼“故乡沦陷”“救救乡村”。如何在现代化潮流中保留优秀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答案依旧在路途上、在实践中。在我看来,书写《匠人》的意义就在于,面对这样的时代变迁发出哗然长啸——是追念,也是期待;是留恋,也是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