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7日 星期四

    杭州举办亚运会,有机遇也有挑战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7日 09版)

        北京时间9月16日中午,从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举行的亚奥理事会第34届代表大会上传来消息,我国的杭州市获得了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举办权,这也是继北京和广州分别成功举办1990年和2010年亚运会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

     

        作为唯一一个申办2022年亚运会的城市,将亚运会的承办权交给杭州,获益的不光是整个亚洲体育和亚奥理事会,亚运会也将给杭州带来一系列深远而又实在的影响。可以预见,未来7年,举办亚运会将极大地促进杭州的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体育场馆将会成为亚运会留给杭州的最大遗产。

     

        在体育场馆方面,位于钱塘江南岸的杭州奥体中心,将于2017年正式交付使用。杭州奥体中心包括一个8万人的主体育场、一座18000人的主体育馆,还有游泳馆、网球中心、棒垒球中心、曲棍球场、小球中心和室内田径中心等,届时它将成为亚运会的竞赛核心区。再加上已有的黄龙体育中心,以及各大高校的体育场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需要新建少量的场馆即可满足亚运会赛事的全部需要。

     

        在城市的基础设施方面,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杭州市到2020年左右,将实现地铁运营线路增加到5条线190公里,初步形成轨道交通骨架网络,轨道交通分担率占城市总客运量的20%以上。

     

        申办成功,只是美好前景的一个开端。接下来,杭州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其中,最关键的是,杭州能不能跳出我们以往主办国际体育赛事的思路,真正办成一届既节俭又有特色的体育盛会。

     

        对此,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许基仁认为,评价一届亚运会是否办好,最终的评判标准是大数据和各界的口碑,尤其是杭州市民和国内民众的口碑。(本报记者 王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