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央视黄金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收视率持续攀升,甚至超过了一些地方卫视当红的娱乐节目。一部弘扬抗战精神的主旋律作品能赢得如此多的观众,这背后,总制片人兼编剧欧阳黔森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位曾获得四次“五个一工程奖”、三次电视“金鹰奖”、三次电视“飞天奖”、二次全军“金星奖”的“金牌作家”,说得最多的不是获奖,而是他心中的三个情结。
基层情结
“你们上午来吧,下午我要去黔南州了。”想“采”到欧阳黔森并不容易,虽然已经是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但他每年有近一半时间都在基层寻找素材和进行创作。最近,他一直在黔南州蹲点,创作反映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新戏《绣娘》。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如果不经常走近基层群众,不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那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欧阳黔森说,火热的基层生活让他的作品有了温度。
2005年,为了创作小说《雄关漫道》,欧阳黔森重走长征路。一路下来,他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他说:“当时红军一部在石阡县甘溪阻击敌人,弹尽后,百名红军集体跳崖。我们查看了实地,并采访了当地的老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和灵感。”2006年5月,他又与电视剧《雄关漫道》剧组一起进驻石阡县。他配合导演一边拍,一边改。在黔东山区的一个小招待所里,欧阳黔森夜以继日地进行创作,在拍摄现场将小说改成剧本。从开机到播出,仅仅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好评如潮,陆续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而那年他瘦了整整20公斤。
“只有深入基层,一个作家才能弄清楚‘我是谁’。同样,作品出来了,好不好还要普通读者和观众说了算,于是也就明白了我们的创作是‘为了谁’。”
贵州情结
文艺评论家孟繁华曾说:“欧阳黔森对贵州古老风情风物的描摹,继承的是一个伟大的传统,……(他的作品)是他热爱贵州的家乡情结的文学呈现。”
欧阳黔森曾在地质队工作,长期的野外生活,让他对贵州的秀美山水和风土人情有了特殊的感情,他说:“这一方水土一直都是他创作的母体。”
欧阳黔森的小说和剧本《奢香夫人》,写出了这位古代贵州少数民族女政治家对家乡的热爱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浓缩了贵州少数民族群众世代传承的家国情怀,同时也让这部作品集中国电视剧三大奖于一身。在他的笔下,有很多在恶劣环境中坚韧不拔的农民: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他们凭着毅力和乐观精神创造出美好生活;还有很多大山里的美丽女性:她们生养于大自然,都有着勤劳善良的秉性,每一位都像圣洁天使。
在欧阳黔森的作品里,随处可以发现贵州瑰丽的山川田林、河谷溪流,神秘而古老,渗透着大自然原始之美和崇高之美。他还善于将贵州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追求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因此欧阳黔森被很多文学评论家誉为“生态作家”。他还将贵州方言、民歌融入作品,使文学语言格调质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又极尽雅致,清新灵动。
创新情结
从17岁开始文学创作,30多年的创作生涯里,欧阳黔森在小说、诗歌、散文、电影、电视剧等不同领域里耕耘,并且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影视领域,他几乎囊获了所有的国家奖项。从《奢香夫人》到《绝地逢生》,从《雄关漫道》到《二十四道拐》,欧阳黔森的创作题材纵横贵州,贯穿古今。“只有不断突破自我,尝试新的形式和题材,我才感到自己的创造有了生命力。”
欧阳黔森的创新不仅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更融入了他在作协的领导工作中。为了能带出一支文坛“黔军”,他鼓励作家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为伟大的时代、为贵州这方土地鼓与呼。他创新管理模式,在贵州省作协建立了“作家下基层常态制度”和“重大题材重点项目扶持制度”。在他主导下,贵州先后设立了“青年文学奖”、少数民族“金贵奖”“乌江文学奖”“尹珍诗歌奖”等文学奖项,激励青年作家、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热情。作协每年都举办少数民族改稿班和青年作家培训班,在山区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建立创作基地,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作家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并建立问责制度和追踪制度,确保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本报记者 吕慎 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