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文化渗透性极强,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京津冀协同发展。
要理清三地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寻找互补性和关联性。
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突破旧有机制障碍,实现三地资源优化配置。
前不久,北京联合张家口获得了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举办权。京冀两地此次申奥携手,从某种意义上也预示着未来两地在文体领域的合作将走向纵深。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文化的协同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明确三地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差异,找准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定位和衔接点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三地文化发展有哪些差距?对接与协作有哪些难点?如何探寻三地文化协同发展新路径?
1通盘统筹: 拓宽协同发展战略视角
■数据
据统计,目前环京津20个县(市)中,图书馆有7家未达到国家评估定级标准,文化馆9家未达标,达标率仅为65%和55%。在未达标的文化馆、图书馆中,多数由于馆舍面积不足或馆舍陈旧而无法正常开展业务工作。
这一数据清晰地说明,京津冀公共文化事业和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特别是河北与北京、天津还有较大的差距。缩小差距、实现协同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构建京津冀文化发展新格局迫在眉睫。现状的差异却难以掩盖京津冀三地文化协同发展的共同愿望。
京津冀三地中,文化产业实力最强的是北京,人才、资本密集。但要继续做大做强,需要更为广阔的资源腹地和市场支撑,向邻近的天津、河北渗透是北京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天津文化产业实力居中,拥有海运、空港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较完备的产业基础,只有借助引进承接北京的人才资源和上下游产业链,才能将这些优势快速转化为实际效益。河北虽然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文化资源丰富,将为京津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对于京津冀三地而言,推动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社科院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郭万超指出,京津冀是中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地区之一,文化发展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前景。然而,三地由于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及城市功能角色定位等因素所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区域性产业关联度和互补性偏低。
从全局角度看,文化的渗透性极强,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等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区域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商贸、交通、生态都是协同重点,而文化的协同发展无疑也是题中之义,不可缺位。将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纳入京津冀全盘大局中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分工合理的互补式发展格局,是京津冀未来实现协同共赢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步伐加速,京津冀文化一体化也紧锣密鼓推进:2011年9月,京津冀区域协作主题论坛让更多人认识到文化协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战略中的重要性;2014年8月,《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签署;2015年3月,《京津冀演艺领域深化合作协议》签署,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已经逐步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郭万超指出,京津冀探索文化协同发展路径,必须明确指导理念和协同原则。要打破传统发展思维,站在统领三地文化发展的战略视角,把三地文化发展放在全盘大局里进行统筹。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简单的三地‘移盆合栽’,而是实现‘有效嫁接’,增强生命力,从而实现更高效益的发展。京津冀三地要对现有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梳理,共同对文化协同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形成发展合力。”天津市美术协会主席王书平说。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刘德旺指出,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均衡发展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要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交流机制,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建设、运行、管理的新办法和新机制,三地可共同开展相互采购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传统文化项目合作,并通过科技手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
2创新模式:提升产业关联度和互补性
■探索
今年四月底,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三地的66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共同发起并签署了《京津冀文创园区协同发展备忘录》。其中指出,三地要搭建合作平台,优化跨区域合作环境;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三地互补性对接;培育中小企业,筑牢文创园区产业基础;创新合作模式,加速跨界文创产业共赢;实现园区结对,打造三地文创品牌形象等。
近年来,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北京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旅游等领域优势显著,新兴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意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丰富,对周边区域形成巨大的辐射作用;天津具有深厚独特的“津派”文化底蕴,文化艺术产业、广告会展产业等产业优势明显;河北省则形成了出版印刷发行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业等行业为主导的特色文化产业。
然而,业内专家也提出,尽管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发展各具优势,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三地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充分整合和系统利用,文化投资大量重复,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同质化竞争。此外,三地相关政府部门都以行政区域为范围、以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为目的,着力完善自身产业结构,而忽视外部借力和协作,导致京津冀区域内并未形成分工合作的产业空间结构。
“未来,要发掘理清三地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寻找互补性和关联性,自觉地进行有效整合。”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乔以钢说。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指出,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设计服务业成为京津冀经济升级换代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力量。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升级换代过程中,将产生一系列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会。
“未来北京的高科技企业能否引领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全面提升?它需要有市场,需要有消费群体,需要有在发展过程中从土地到其他各个方面的支撑,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的支撑。”金元浦指出,要以互联网思维促进信息共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一体化,加强文化金融区域合作,联合进行创意人才的培育和孵化器的建设。
“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要重点在产业政策互补、财税政策协同、要素市场共建等方面寻找突破口。”郭万超建议,要加强区域文化企业、项目及产业园区的合作交流,推动区域文化产业转移和对接。北京可以将传媒影视、动漫及演艺行业的部分产业链分工分散至河北,三地的文化产业园区之间可深化开展品牌共赢、资源共享及项目共建,在具体协同发展模式中,可积极探索“总部—生产基地模式”“创意策划—成果转化模式”“主副(新旧)园区模式”等。
3破除障碍:打通京津冀文化“血脉”
■思考
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产业近几年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仅2014年上半年就新增文化企业145家,注册资金达7.72亿元,其中不乏京冀企业来新区落户。“只有坚持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机制、开放的市场推进三地文化合作,促进文化市场要素合理流动,才能加快培育统一开放的现代文化市场,推动京津冀区域文化一体化。”天津滨海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文化领域覆盖面广,承担功能众多,加之既有行政体制的惯性,整合与规划难度较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演艺文化交流、各种文化产业形态、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化旅游休闲等都具有不同的内在规律和产业生态,如何平衡不同目标和诉求,实现跨区域的统一布局与各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难点所在。
郭万超分析认为,目前,京津冀三地文化协同化效应较低,主要也是源自区域内文化资源未能充分整合、统筹,“条块分割”式行政管理模式弊端突出,缺乏高效的协调工作机制,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意、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倒流”,未形成统一的区域文化要素市场等原因。
“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突破旧有机制障碍,实现三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发展。要打破传统旧有行政规范阻力,让区域内更多的文化企业、项目和园区流动起来,贯通产业链。”郭万超建议,要建设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市场,特别是破除阻碍产业协同发展的各类现有规范,施行京津冀共享相同税收优惠的统筹政策,进一步探索京津冀税源分享机制,成立三地共同投资的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三地共建互惠项目。
在文化协同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已经开始起步。目前,三地已建立了三省市文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开展专题调研,系统研究三地文化协同发展整体规划,同时也正在努力共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辐射毗邻三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专家建议,政府应明确责任,减少对市场主体的过度干预,回归到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的位置上去,利用市场手段促进资源要素流动,以产业集群为基础进行京津冀文化产业空间再造,为文化产业合作提供充足的市场空间。政府还应破除阻碍产业协同发展的旧有机制阻碍,完善统一的文化要素市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打通京津冀文化“血脉”,加快区域内外文化信息流、客流、商品流、资金流的运转,从源头上激活京津冀文化协同活力。(本报记者 李慧 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