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查找停车位、扫描二维码借阅电子图书、足不出户完成云医院在线会诊……在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中,涌现了一批涉及政务、健康、交通、教育、城管、安监等领域的智慧应用。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应用中部分已经成熟,并为市民日常生活出行带来便利。
而这些,仅仅是正在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所展示的一部分。
智博会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9月11日至13日,第五届中国智博会在宁波举办,开启了以“荟萃智慧应用、建设智慧城市”为主题的智慧盛宴。海内外专家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制造、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尖端技术和热点话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今年是宁波第五次举办这样的智慧盛会。除了汇集IBM、阿里、腾讯、网易等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50余家上市企业,参会企业近300家,涉及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交通、云计算、智能制造等诸多领域。智博会还吸引了来自国内诸多地区以及加拿大、爱尔兰等国家的嘉宾和专业客商。
连续5年举办如此高规格、大规模的智博会,为宁波带来的福利显而易见。自2010年在全国率先启动部署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宁波不断加大体制创新,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体系示范项目建设,探索一条以促进应用和发展产业双轮驱动的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如今,宁波中小企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纺织服装创新云平台、智能家电物联网创新云平台等相继建立,产业技术指数达到了1.059,位列浙江省第一。
尖端技术引领百姓智慧生活
宁波海韦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在去年的智博会上“尝”到了甜头。这家从事智能家居研发生产的企业,在展期与某知名房产开发商签订了1000多台家用智能机器人的意向合同,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今年,他们再次来到展会,除了展示其最具有代表性的可燃气体报警器、智能煤气球阀、无线智能水阀产品,还带来了智能厨房的新体验。
地下管线系统是城市的“血管”。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地下管网系统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甚至存在超负荷运转形成的隐患。国建正坤科技公司在本届展会上展示的地下管网可视化系统,通过安装在地下管网中的传感设备,实时监控管网内部外部环境,将采集的数据经数据库分析处理,以图像的方式展示给管网管理者,及时而且准确。
北京汉王智远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最新的人脸识别考勤门禁产品,展示包括银行远程实时人脸考勤管理系统、建筑施工现场广域网人脸考勤管理系统等在内的行业解决方案。同时,汉王智远还在本届展会上展示了先进的中远距离人脸识别监控报警系统和人脸云识别等高端技术。
“智慧产业”铺设转型路
智博会是中国首个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国家级重点展会,宁波则被列为永久举办地。
宁波是制造业大市,“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塑机之都”都是它的城市名片。然而,近年来受到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环境等要素的制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宁波必须经历的“阵痛”。
“互联网+”让宁波看到了新的希望。作为“智能浙江”综合试点城市,宁波早在2011年就提出,以商业和服务10大智慧应用体系创新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趋势,抢抓重大机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智博会则为宁波发展智慧城市搭建了桥梁。在本届智博会现场,宁波展示了多种智慧惠民服务。全国首家“云医院”启动运营,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预约到大医院的专家,并通过网络享受诊疗、配药等服务;宁波智慧教育“云平台”正式亮相,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等终端,随时随地接入“甬上云校”,学习更加方便快捷。
智慧产业和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效果同样不容小觑。智博会上,“无人港”码头的运作流程,体现了借力“互联网+”港口运作模式的发展趋势。通过中国移动优质的无线通信网络,能够满足自动化码头对无线宽带通信网络高移动性、强保密性和抗干扰性的需求。无人港的运转模式,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集装箱码头受人为因素、天气因素、安全事故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真正实现“互联网+港口”的“软着陆”。
在第五届宁波智博会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宁波市副市长陈仲朝表示,宁波正抢抓“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机遇,谋划建设宁波“互联网+”综合试验区,推动智慧城市向纵深方向发展。 (本报记者 曾毅 光明网记者 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