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杜甫曾这样咏唱作为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每年,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魏文斌都会带着学生到那儿待上几天,开展《中国石窟寺考古课程》的现场教学。
在行走中品味书香,守护西部文化的多样性。如今,在越来越多“魏文斌”的带动下,用脚步寻觅散落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兰大这所百年名校师生的文化持守。
“品味经典,不应仅仅停留在纸卷上,更要通过亲身实践,寻找活化在大江大川中的各民族优秀文化。”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说。
保护,凝聚群体化的文化记忆
“裕固人儿,从那西至哈志搬到东方,赶着那牛和羊,迎着太阳……”盛夏,“花儿朵朵”裕固族童声合唱团的裕固族儿童,在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团队成员安妮的带领下用裕固语练习着民歌《西至哈志》。
歌声飘远,唱出百年前裕固先民东迁时的顽强与坚持,更唱出了一个民族厚重的文化积淀。可就在兰大文化行者团队到来之前,肃南的草原上不仅没有歌声飘扬,连裕固语也被列为“九种正处于濒危状态的弱势少数民族语言”之一。
“裕固族没有文字传承,只能用语言记述民族特性和历程。但我们来的时候,娃娃们基本不会说裕固语,更别说唱民谣了。”2008年,安妮和团队成员对裕固语开展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为了固化传承载体,他们成立了“花儿朵朵”裕固族童声合唱团,还先后编纂整理了30余首裕固族原生态的民歌和童谣歌曲。“最好的语言学习阶段在孩童时期,通过民歌小调传授适龄儿童学习自己民族的语言更能凝聚他们的文化记忆。”安妮说。
从为兰州鼓子艺人制作档案,保留大量宝贵的曲谱、曲词,到协助社区留守妇女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示范项目的“妈妈黑板报”,再到河西贤孝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调研、走进陇南白马藏族文化名人……自2007年成立以来,兰大文化行者团队一直怀揣“鼓励并支持更多中国青年关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期许,试图用青年视角触及文化多样性的神经。
创新,凝练本土化的文化符号
这个暑假,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生林笑宇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聚居县,开展“哈萨克族特色门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召集当地哈萨克族儿童,运用木牌、水粉颜料、画笔等材料为自己的家重新设计一个新门牌。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门牌,但这是我们引导小朋友们融入哈萨克族传统的纹样。”林笑宇介绍,哈萨克族的纹样多体现自然观,色彩朴素鲜明,多为花形纹、三角纹、几何纹,形象地把“逐水草而迁徙,无城郭长居”的生活方式反映到图案上,“这种保留他们民族文化瑰宝的创新手段,可以让新一代哈萨克族青少年认识到,传统并不遥远,自身的点滴努力就可以让传统回归”。
“民族文化的本土化不是僵化的存在,不是简单将过去的历史、神话、文化传统进行笼统改造,它实质上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在兰大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郑炳林看来,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需要政府的引导、学术的支撑,更需要青年的参与,“大学生开展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活动,是高校实施文化育人工程、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有效途径”。
引领,传承多样化的文化坚守
在文化行者团队的影响下,兰大很多社团开始关注民族文化传承。每到周末,悠扬的锅庄舞曲总在兰大校园响起,那是锅庄舞协会将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的锅庄舞带到了学子身边。
调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近年来兰大学生社会实践最热门的选择之一。无论是“新春采风万里行”,还是“家乡年文化”图文大赛,都让学生们以行走的方式感知、记录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中的烙印。
还有连续举办十年的“两岸四地青年牵手丝绸之路行”活动。每年夏天,兰大都会派出优秀教师和学子,为来自台湾新竹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千余名青年学子讲述丝路往事,解读文化历史,成为体悟丝路文化的移动课堂。
“‘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是兰大的办学理念。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兰大师生坚持以民族和人类文化框架为关照,自觉把继承、保护和弘扬西部特色文化作为一种天然使命。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化探索,也形成了具有兰州大学自身特色的育人方式,有效增强了师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兰州大学校长王乘说。(本报记者 邓晖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柯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