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老家,都会迫不及待地去找寻童年的那片小树林。
老家位于豫东平原一个小县城的东关。出家门向南100米就是横穿县城的河流,河流北岸,便是那片浓密的树林。
看蚂蚁搬家,捡蝉蜕,玩弹弓,这些那个时代的童年游戏,自然和小树林分不开。读小学后,我便时常和小伙伴来此捉蝴蝶制作标本,研究“幼虫”“树轮”,对着斑驳的树影复习课本中的“小孔成像”。尤其是夏季,在那个空调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找一个粗大的树杈爬上去读书,然后伴着蝉鸣睡午觉,是最美的享受。
树林里还有一棵祖父年轻时亲手种植的泡桐树。祖父告诉我,这棵树是作为他百年之后的棺木的。认识这棵树之后,我每次去树林都会去看望它,对着它说,长得更快更壮些,这样棺木才更结实。
不过,这种记忆到十来岁时便戛然而止。
20世纪末,城镇化改造逐渐展开,这个中原小城也不例外。和中国其他很多地方一样,最初的城镇化,是从“环境美化”、地面硬化开始。于是,这片长长的沿河树林便成为最早的“美化”、硬化对象——相关管理部门勒令各家各户在期限内将各自的树木砍伐完毕运走,然后开始修建公园:搭围墙,铺曲折的水泥小径,种植花草。
因为对此举不满,花草种下去,不久便被周围的居民挖走。于是,在种—挖—种—挖之间,一晃几年过去了。后来,由于管理疏忽,缺人维护,公园里的月季等花枝被荒草吞噬,再索性被居民清除后换种蔬菜。
前几年,村庄东部田地大片被征拆,建设工业区。“小树林”演变而来的公园,再次“变体”:围墙被拆掉,外侧修建了一条进出工业园区的水泥路。公园也有了新的定位:路边景观带,新的花草树木被种植,郁郁葱葱。
不过,属于童年的那抹浓郁的绿色,却一去不复返了。它在“提升城市品质”的进程中消失,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改变一下自己的容貌,时而公园,时而菜园,时而景观带,这种“百变”的尴尬境地,也是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管理者政策摇摆、“为官一任折腾一阵”的一个缩影。
去年过年回家,母亲突然问我,想不想看看家里被工业区征拆的那一亩三分地,现在变成了什么模样。然而,当我们迫不及待奔向“田间地头”时,却迷失在钢筋水泥之中。
站在纵横交叉的水泥马路路口,望着一片片新建的工厂园区,母亲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我尴尬地笑了。我心头突然一阵悲伤,连母亲都已经找不到那片她曾经耕种了二十多年的田地,我又怎么可能再找到童年的那片小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