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9日 星期三

    学者观点

    信用经济:驱动市场走向成熟

    作者:徐德顺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9日 15版)

        信用起源于经济范畴,本意是指授信人基于对受信人的信任,允许受信人在延期支付的条件下,即时获得商品、服务或货币的经济行为。“赊”是信用最原始的经济特征。信用(credit)不等同于诚信(integrity)。诚信属于道德范畴。如今人们赋予信用更广的涵义,除了经济价值外,还表现为道德观念与法制精神,是信用主体主观上诚实守信与客观上偿付能力的统一。

     

        “信用经济”一词由19世纪德国旧历史学派代表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提出。他以交易方式为标准,把人类经济史划分为以物物交换为主的自然经济、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货币经济和以信用为媒介交换的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建立在诚信原则的基础之上,是以信用为纽带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经济活动。信用经济时代,尽管信用代替货币充当交换媒介,但它仍要利用货币的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

     

        马克思对信用与信用经济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他指出,和自然经济并列的只能是商品经济,而货币经济、信用经济属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前者为基础,后者属于高级形态。由于信用经济根植于商品经济,没有超越商品经济的范畴,所以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与货币流通量规律等,仍然支配着信用经济。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需要信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一对辩证关系。市场中蕴含着计划,计划中也兼容市场。前者主要依靠市场“无形的手”来配置资源,后者主要依靠计划“有形的手”来分配资源。受经济模式属性影响,就发展信用经济而言,计划经济远不如市场经济显得迫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企业、个人,还是政府、金融机构,都需要通过信用来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经济增长理论表明,企业和个人仅通过自身积累去完成投入或消费是不够的,资源的余缺为供需调剂形成了可能。信用作为交易链接手段,形成联结所有经济活动主体与经济环节的纽带,使得市场交易在数量与空间上扩大,在时间上缩短。因此,信用经济有助于解决资源分布不平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经济效益与社会福利。

     

        市场经济必然走向信用经济。信用经济是从短缺商品经济的卖方市场向过剩商品经济的买方市场转变而发展起来的,相应的信用工具与手段也是从最初的商品信用、货币信用向现代信用方向演进。由于信用经济是社会化程度最高、最节约、最有效益的经济形式,所以市场经济离不开信用经济。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反之,信用经济的发展又会极大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因此,信用经济是通往成熟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形式与工具,都建立在信用的提供者与使用者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必须认识到,信用经济是把双刃剑。信用经济既有扩张经济的正效应,又有导致宏观经济失控的负效应。信用经济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膨胀与萎缩,应当逆经济周期来调整。在经济繁荣时期,抑制信用需求,以防泡沫;在经济萧条时期,活跃信用,以扩大需求。虚拟资本源于现实资本,最终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同一笔货币资本借助信用工具反复使用,就会产生虚拟资本,而信用产生虚拟资本的量是有边界的。2008年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就是缘于华尔街投资银行信用过度膨胀。

     

        我国信用经济欠发达和信用缺失严重。表现在︰企业直接融资少,间接融资多,我国比重约为18︰82,而发达国家是45︰55;信用贷款少,抵押担保贷款多,我国比重约为10︰90,而发达国家基本是40︰60;合同履约率低,我国企业应收账款逾期比重约为60%,而发达国家不足10%。

     

        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不但增加了市场交易的成本,而且容易诱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为此,笔者认为,我国应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不断优化社会信用生态环境的同时,规范发展信用经济。

     

        一是完善现代信用服务产业链。广泛使用非现金交易和信用交易,扩大消费信用,创新信用服务产品,建立起涵盖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级、信用管理与咨询、信用担保、信用保险和商业保理等业态的现代信用服务产业链。二是坚持大金融发展思路。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减少金融压抑,发挥金融功能,努力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与金融竞争发展国际化。三是推进信用经济一体化。按照WTO非歧视性、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遵守国际商务规则信条,推进区域甚至国际信用标准一体化,做好国际信用联盟建设。四是重视新技术应用,注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型技术在信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一以贯之地重视电子商务发展,驱动中国市场经济跃上新台阶。五是政府在职能转变、依法行政的同时,注重引导我国信用经济发展,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位。

     

        (作者徐德顺系商务部研究院信用与电子商务研究所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