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7日 星期一

    中山公益生态圈激活社会治理一池春水

    作者:本报记者 白雪蕾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7日 11版)
    “博爱100·创益菊城”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流动人口的公益项目

    汇集民意,营造全民公益时尚

     

        在广东省中山市西区住着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被称为“水上人”,从出生就生活在水上,以出海捕鱼、运输货物为生。随着社会变迁,被迫转型上岸的“水上人”如今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大多是空巢、独居老人。

     

        “长时间的水上生活致使这些老人社会功能部分退化、社会支持网络薄弱,”中山市西区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张丽绢向记者介绍,“他们大多还患有风湿、腰骨疼痛等病症。”

     

        岐江流域的中山“水上人”有着他们的独特文化,除了针对这一群体的健康保健、居家安全等基本服务外,倡导公众关注“水上人文化”“岐江两岸变迁文化”等也成为社工和志愿服务的重点。

     

        在两年多的服务中,这项公益活动不仅成为西区社工综合服务工作中心的特色服务,也在中山“博爱100”公益创投比赛中脱颖而出。

     

        这个以“群众点菜、政府支持、社会配菜”的公益比赛从2013年起,将每年征集和评选的100个优秀公益服务项目,同时结合“我为中山善治献一策”金点子大赛中适合社会组织转化实施的获奖作品,通过“全民公益1+1+1”模式来实现,其中一个“1”是党委政府出种子资金、搭建创投平台,另一个“1”是热心市民与企业参与、资助和监督,还有“1”是社会组织策划、竞投和实施的方式实施,三方联动更多社会资源点对点地投向公益服务。

     

        从2013年的380个申报项目到2014年的503个,再到今年的973个,三年来参与和服务的市民超过30万人次,如今“人人关注博爱100,人人参与公益服务”成为时尚生活,也成为街头巷尾流传的时髦语言。

     

    撬动资源,打造公益生态链

     

        在中山北部菊花文化艺术之乡的小榄镇,一家名为“舒窝”的咖啡馆藏身于江滨公园的三层小楼中,谁也不曾想到,这家简约而温馨的小店内是一个公益资源的对接平台,也是青年创业的“梦工厂”。

     

        该店一楼以公益咖啡馆为发展方向,为公益团体提供免费场所,店内五款饮品可直接捐赠5元到顾客指定的公益项目里。馆内工作人员除了部分义工外,也为身体障碍者提供就业岗位。

     

        小榄镇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黄思通向记者介绍,“舒窝”除了利润的50%用于咖啡馆自身发展外,其余均用于支持小榄镇本土公益项目的发展。

     

        撬动社会资源,培育壮大社会资本,打造公益生态链条模式下的“舒窝”只是“创益菊城”行动在小榄镇的一个缩影,更是“博爱100”行动在中山的一个缩影。

     

        “我们倡导的公益理念是以公益组织通过延伸服务内容、扩大服务成效,赢得更多的资金资源支持而越走越远的公益之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谭建光认为政府种子资金并不多是中山“博爱100”公益创投项目的特点,通过种子资金、配套资源、社会资助撬动全民公益志愿服务资源投入其中才是此项活动的根本目标。

     

        据悉,自2013年至今,“博爱100”三届公益创投政府总计投入种子资金928万元,带动配套资金和社会捐赠2639万元。

     

    多元共治,培育善治生态圈

     

        中山社会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丁勇表示:“博爱100”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活动初创期,公益创投概念鲜为人知,影响力不足。项目服务也较为单调,首届比赛中,不少服务基本停留在助老服老等传统志愿服务层面。经过三年探索:现代公益O2O概念的引入、多部门多领域的共同发动、简化和丰富资助途径等措施的实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公益运行机制,在公民受益的同时,也解决了之前政府“一厢情愿”的公益慈善不符群众切身需求,政府部门各自为政、资源重复,以及和社会组织“貌合神离”的问题。

     

        “博爱100”的社会民间公益志愿服务热潮,也推进党政部门的工作方式创新发展。今年,中山市委“红色创投”党员志愿服务项目,也主动加入“博爱100”。

     

        长期专注社会治理领域实例研究的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部主任周红云认为,中山的实践抓住了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多元主体参与,在多方参与中培育了新公共性的理念,这不仅是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方式,更是价值的追求和体现。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不仅是概念上,更是改革理念的转变。目前各地实践社会治理中出现的主体缺失、结构失衡、手段单一、绩效不佳等普遍问题的根源恰恰是参与的缺失。

     

        “社区与社会组织是社会的组织化形态,是真正的源头治理,中山模式搅动了社会治理一池春水,倒因为果,化果为因,真正把社会治理的源头把握住,把冲突矛盾通过日常化的公益活动统合到公共利益层面来化解,而不是单纯的管控。”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研究部教授褚松燕在中山社会治理研讨会上对中山模式作出点评。

     

        (本报记者 白雪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