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到12月,八路军向华北地区日本军队发起的一场进攻性作战。参战兵力105个团,约20余万人,战役历时5个多月。共进行大小战斗1820余次,攻克据点2990余座,歼灭日伪军46000余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打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这次战役,迟滞了日军南进的步伐,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电影《百团大战》以这段历史为主要内容,拍摄出一部八路军打鬼子的战争大片。导演宁海强说,我就是想拍一场八路军打日本的大战,一部八路军味道的战争大片。《百团大战》影片把“战”作为重心,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打不打?第二,怎么打?第三,怎样打才漂亮?
第一个问题是难点。“百团大战”涉及很复杂的历史背景,一些问题在史学界仍然有争论。如果抓住历史争议不放,影片很可能拍不成。这个片子在有争论的历史问题上,没有过多纠缠。影片以日军血洗姚家峪作为开场,日本军队为保证运输畅通,在华北地区实行“三光”政策,姚家峪因此被屠村,除一个哑巴外,整个村子的人都被杀光了。面对这样的惨状,作为八路军副总指挥的彭德怀愤怒了。要打!“如果我们不打,就任他们宰割,这样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一定要表现一下我们的力量。”这是“打”的最直接原因。而且打,就要打大的。小打小闹,起不到震慑作用,这是彭德怀的决心。参谋长左权提醒,那就要调动晋察冀全部的军事力量,是一步险棋。彭德怀的回答:“敌人要把我们放在囚笼里,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为了喘气必须冒险,为了冲出囚笼。就要把它打个七零八落”。不打,我们会亡国灭种!影片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了打不打的问题。同时,给了彭德怀一个精彩的亮相。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是怎么打?这是影片的重点。以往我们对八路军在抗战时期的作战有一些片面的认识,即八路军只会打游击战。没打过像样的正规战。百团大战恰恰是一场八路军实力正规战的展现。从战役准备、发起、到各个阶段的不断总结、变化,直至取得胜利,充分展示了八路军的作战能力。影片集中表现了几场大的战斗:娘子关、西营坞、关山垴。如果再加上黄崖洞共有四次较大的战斗。每一次战斗都表现出不同的作战方式。在电影呈现上也有不同的特点。如娘子关是一场铁道战,关键环节是扳道岔。吴越扮演的梁山,影片给她设计了一个矿区的女儿的身份。她生活在井陉煤矿,父亲是个火车司机,影片中她开着火车,去和日本的火车撞击,这个场景非常震撼。扳道岔局部表现得特别激烈。八路军怎么合上,日军就怎么搬开,最后战士就是用身体压在道岔上,成了一个大写的人字。西营坞是打炮楼,亮点是辣椒弹,这是导演在资料中看到的,用在这里增加了几分幽默。黄崖洞是被偷袭,山地战,这个场景,让飞机参与,空军参战,更显现了战争大片的气派。关山垴以八路军总部为诱饵,牵制敌人,用了坑道战中心开花,最后是八路军的“重武器”——炮兵,和“快速部队”——骑兵。这几场战斗表现了八路军式的战法、战术,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
第三是怎么把仗打得漂亮。战争片发展到今天,观众对影片的视听体验有了极高的要求。以往一些靠炸点营造气氛,简单化的战场呈现已不能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百团大战》试图对战争、战场的表现开拓新路。影片中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对战场的描述,少了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代之而来的是随着爆炸声而起的沙石、碎屑、土块。枪声、手榴弹、炸药爆炸声都更接近实感,少了夸张,反而更有感染力。二是有意识地对场景、环境做出超越时代的处理,比如八路军和日军的指挥部,墙上的大幅地图、地面上超大的桌子、日军桌面上的标识物移动方式等,明显不是70多年前的实际状态。为什么这么做?导演说,我们就是要用一种物质上的东西来体现大战的气势,这个场景是夸张的,是一种意向和意念的表现。
最后还要说到人物,战争要人去打,仗打得好不好,要看人表现得好不好?《百团大战》主角是彭德怀和左权,电影中将毛泽东和延安放在背后,这给了主角一个展示的平台。电影展现了一个光彩四溢的彭德怀,作为八路军的副总指挥,他果敢、睿智、当机立断。决策、打仗、有板有眼。同时,他又是一个很亲切的兄长。他与左权的生死相交,心有灵犀令人感动。左权的儒雅、干练,使他最后的牺牲更令人唏嘘。影片还塑造了八路军各级指挥员和普通士兵。如梁山、姚尚武、小哑巴、冯师傅等。他们有的出场不多,但都在某个关键的点上发挥了作用。
(作者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原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