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6日 星期三

    直击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张海鹏:历史学家有国籍,但历史学没有国界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王召群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6日 09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历史学努力追寻国际历史学的步伐,希望和世界交流。”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张海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历史学家有自己的国籍,但历史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这么一个文明古国、发展中的大国,主动融入世界的意义在于:我们需要了解,中国人这样看待历史的时候,西方人是怎么看待历史的;在研究历史的时候,中国人用什么样的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西方人是用什么样的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

        从1938年胡适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到1980年中国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再到2015年中国举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史学界这一百多年来从未放慢追赶世界史学发展的脚步,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融入全球的学术体系。

        1938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瑞士苏黎世召开。会议召开前两年,国际历史学会主席访问中国,希望中国的历史学家能够组织一个学会加入国际历史学会。1938年是中国苦难深重的时候,但是当时中国的教育部门和中央研究院的负责人觉得应该去参加,因为这个会有日本参加,中国应该有人在会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去谴责日本的侵略,去揭穿日本侵略中国的阴谋。虽然当时中国的形势极为困难,但还是派胡适去苏黎世参加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和国际历史学会联系一度中断,一直到1980年才开始建立起联系。”张海鹏告诉记者,1979年,时任中国社科院院长的胡乔木到罗马尼亚访问,罗马尼亚总统会见他的时候特别提到:我们下一年要召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希望中国派代表来参加。当时中国史学会没有恢复和国际史学会的联系,所以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中国史学会被批准成为国际历史学会的国家级会员,从此恢复了在国际历史学会的活动。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王召群)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