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

    接续中国画文脉的道义

    ——读吴为山文章有感

    作者:傅二石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4日 15版)
    延安(中国画) 傅抱石

        我刚刚读到一篇写我父亲的好文章: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先生所写《搜尽奇峰写性灵——傅抱石的绘画艺术》。读后颇有感想,也很有启发。傅抱石的独特之处,超人之处,几乎都被文章涉及了。

        “中国知识分子的品格和‘匹夫之责’敦促他毅然承担接续中国画文脉的道义,并彰显‘写意’这一中国绘画的美学特质。”

        这段话突显了傅抱石一生坚守“中国画文脉的道义”的性格和立场,这是他能在文化艺术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重要原因之一。突出傅抱石对“写意”的厚爱和对其“美学特质”的高度评价也是文章的动人之处。

        “画家的气质和诗人的胸襟有机融合,创作出一幅幅激昂蓬勃的现代风格与深邃优雅的古典精神相辉映的画面。”

        这段话解释了为何傅氏作品能在博得现代人的称赞的同时,又能满足人们对传统美学的喜好。20世纪的中国画家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是很多,傅抱石是其中较突出的一个。

        “他散解‘披麻皴’,以往往醉后的纵情恣意使笔性、墨性在摹写皴擦的瞬间留下偶然的痕迹,形成独具面貌的‘抱石皴’。”

        这段话说透了傅氏绘画技法的妙处,就在“瞬间”和“偶然”这两词中。了解傅抱石的人都知道,傅氏作画讲究胆量,追求画面气势的博大和张扬。而这种气势的“张扬”又非“出格”的勇气和技法所能达成。而“散解披麻皴”的提法可能引发对“抱石皴”的更深入的探讨。

        “在傅抱石笔下,冷静老成的中国山水画开始变得温暖少壮,苍茫洒脱置换了顿挫沉重,犹如身经沧桑的耄耋老者再次活力涌现——也许少了世故,但多了开拓;可能少了因袭,却多了自我,画家因解衣盘礴而直呈本心,作品因情真意切而坦荡至诚。”

        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傅抱石在山水画上的成就,也是对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极为生动而形象的叙述。“画家因解衣盘礴而直呈本心,作品因情真意切而坦荡至诚”。我从小就亲眼见到父亲是怎样“解衣盘礴”作画的,但我并不明白作画的气度与画面的效果有何关系。现在见到吴为山的文章中这么说,才真正理解了古时成语的真正含义。

        “……线的美学特征和虚实有致的天才表现不仅传达了抱石先生由于书法篆刻而体现的功深百炼的底气,还折射着他以线性而神合心性的自在与悠游,这是由技而道的艺术体现,是一线终古接天涯的图像表征。”

        “线”在傅氏作品中有着神妙的作用,然而傅氏绘画中的“线”不同于古今中外其他画种的“线”。它的神妙之处就在其功力深厚的“自在与悠游”中。对傅抱石画中“线”的理解,文章阐发得很深,深到超出许多人的理解力。从哲学上和美学上对中国画中“线”的解释,要想说透很难。所以我很高兴能看到这篇文章谈到“线”,并且谈得这样透彻。

        此文花了不少笔墨谈到傅抱石的“写生”,而且观点颇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傅抱石的“写生观”便是由此而来。中国人有此传统,所以写生不是外来的概念。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将古法注入新的生命琼浆,笔墨也传达生活意韵。”傅抱石晚年为此花了不少精力。文章强调傅抱石毕生追求的是“将胸中逸气、传统法则与现实对象、时代精神完美统一”。傅抱石作为这一时代要求的样板,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而这一样板的作用并未过时,这就是吴为山的文章的现实意义。

        此文在论及写生的部分特别提到现藏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一幅50年代的作品“巴山涉水”图,称那是“一件罕见的神品”。该画上描绘了抗战期间我们家住了近八年的歌乐山金刚坡。那是我童年生活特别熟悉之地,经常梦见她。父亲对该地也是特别熟悉,他在画中仔细描绘了许多细节,如路上的行人,有挑担的,有买东西的,有抬轿的,路边饭馆里的食客,连饭馆外喂的几头小猪都画上了。而所有这些都笼罩在雾中,因为重庆是著名的雾都,雾在画面上引来了朦胧的诗意,使该画显得很吸引人。

        一篇文章中能找到几句妙语不足为奇,但在吴为山的这篇文章中,可说是妙语不断,我只是随意找了几段,写成此文。对傅抱石好像大家都很熟悉,但真正的理解就说不上了。所以我觉得这是篇难得的佳作。

        南京博物院收藏了许多我们家捐献的字画等文物,也经常拿出来展出,包括到国内外。我们还缺什么呢?缺的就是对傅氏艺术的真正理解。研究傅抱石的文章也不少,但我以为最需要的是加深理解的深度。吴为山先生的文章恰恰符合我们的这一需要,它能帮助我们真正理解傅抱石的价值,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画的现实意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