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2日 星期六

    原汁原味BOOKS & MUSIC

    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的旅行札记《帕塔哥尼亚快运》

    作者:孟夏韵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2日 12版)

        路易斯·塞普尔维达是智利著名作家、记者和电影工作者,1947年出生于奥瓦利。作为一位积极的环保主义倡导者,他在文学创作中充分表现出其生态思想和政治主张。其作品在拉丁美洲家喻户晓,文学批评界对他作品的评论和研究颇多。

     

        路易斯·塞普尔维达的作品大多聚焦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类社会生态的各种问题,表现的题材多种多样。他的带有神奇魔幻色彩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读者和评论者。他的小说《读爱情故事的老人》和《教海鸥飞翔的猫》中译本于201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1995年路易斯·塞普尔维达发表个人旅行见闻小说《帕塔哥尼亚快运》。该小说至今未有中文译本。塞布尔维达从小对旅行情有独钟,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旅途中他欣赏美好自然、观察和思考旅途见闻,与当地人交流探讨,并把听来的故事修饰加工,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了这部厚实的小说。小说以作家自己为原型——一个旅居汉堡的智利流亡作家。流亡28年后,主人公打算回到美洲找寻遗失的生活,开始踏上了一段返乡之路。小说将主人公的旅行记录、主人公与作家布鲁塞·查特文相识的过程,以及自己在欧洲流亡的经历等交织在一起。第一部分“无处可去的旅程札记”,讲述了主人公在智利的童年趣事和爷爷的旅程,爷爷总是鼓励他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在少年时成为共青团员。智利70年代军事政变,他因青春期叛逆、反对独裁政府而被捕入狱,度过了两年半的牢狱生活,因此他将这一时期称作“无处可去的旅程”。第二部分“去程札记”,讲述作家在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等国的游历。旅途中,作者时常将人和所看到的事物与自然物象联系起来。当作者跨越边境,到达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时,在火车和动物之间做了比较,他将行驶的火车头比作巨大的绿色动物,将轰隆作响的列车比作一条老龙,将驶过的灰色车厢比作不断重复首都“拉巴斯”的悲伤鱼儿;当主人公看到房东女人体态臃肿的女儿时,又将她的形象与一个带着乳味的发情动物相联系。小说第三部分“返程札记”,作家在流亡汉堡多年之后回到智利的帕塔哥尼亚,却看到一幅令人失望的场景,美丽的大自然被人为地破坏,帕塔哥尼亚植被荒芜:曾经河流两岸郁郁葱葱的山坡如今已成为回忆。大量树木倒下,为了给牧民们开辟大片草原放牧,30万公顷的树林被烧毁。作者还记述了一则智利火地岛附近流传的关于小孩潘奇多·巴里阿与海豚友谊的故事。潘奇多本来是个孤僻、内向又郁郁寡欢的孩子。自从接触了海洋中的海豚,整日与海豚玩耍,他开始变得开朗活泼。可是,很快一艘俄国捕鱼船开始捕杀海洋生物,海豚消失,潘奇多失去了朋友,不久悲伤而死。作者通过这则故事,揭露人类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尤其是外国商人为了赚取经济利益,大肆掠夺、杀戮海洋生物的丑恶行径。整部小说囊括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人物的所思所想和感受、布鲁塞游历小说的片段穿插、所游之地的神话传说、拉美原始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象、被人类破坏后的生态变化,以及穿插的作者有感而发的评说。在小说叙述中,展示了作者的生态理念:抵制破坏自然的行为,质疑所谓的“文明”与“现代化”,控诉人类的肆意妄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孟夏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