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2日 星期六

    现象级

    戏曲电影如何走出小众

    作者:叶汀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2日 09版)

        近十几年来,当中国电影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中国传统戏曲却受到更加严重的冲击——观众流失,曲(剧)种消失,一些传承人传承能力丧失。它们二者本是相互平行的两种艺术,但艺术的融合,却让它们在现代社会找到了交点——戏曲电影。

     

        电影《智取威虎山》虽然不是以传统戏曲为表现形式的电影,但却通过电影的形式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戏曲的兴趣。不少观众看完电影后又去看了舞台表演。再往前,电影《霸王别姬》《梅兰芳》亦产生了同样的效果。

     

        电影与戏曲,两种新老艺术形式在影响力上的“倒挂”,让人们看到了电影艺术的强大影响力,看到了传统戏曲的魅力,也对戏曲电影走出小众,多了几分希冀。

     

        戏曲电影要有电影的质感

     

        110年前,任庆泰用电影胶片记录下了谭鑫培表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段,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也是我国最早的戏曲电影。

     

        110年后,戏曲电影如何拍?是像110年前那样,对舞台上的戏曲作原生态的记录然后再搬到银幕上,还是更多借鉴电影手法,拍出“电影的感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当一部分戏曲电影还只是作为保存戏曲的一种手段,它们都叫作舞台艺术纪录片,电影是戏曲的附庸。电影学者王人殷认为,传统艺术要在当下焕发生机,应具备当代性。戏曲电影如果仅按照传统来拍是不行的,其形式、精神和理念一定要满足当代中国人的需求。在戏曲电影的创作中,要保留戏曲本身的重要元素,比如唱腔、程式,但戏曲电影一定要走出舞台纪录片的桎梏,电影的镜头与戏曲的唱腔、身段一定要和谐地结合,同时又通过镜头来表达出电影的节奏。

     

        比如,3D版戏曲电影《霸王别姬》就很巧妙地将京剧和电影糅在了一起,让观众看得十分过瘾。尚长荣饰演的霸王和史依弘饰演的虞姬,雍容深沉,哀而不伤,细腻真切;电影技术则实现了古典戏曲美学与电影美学的互补,节奏更紧凑;高清3D摄影镜头俯拍等多种手段让人物呈现更为立体,舞美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和韵味。

     

        由此可见,今后戏曲电影既要拍摄传承经典的舞台艺术片、戏曲故事片,也要拍摄类似3D电影《智取威虎山》、经典戏曲歌剧类电影《阿诗玛》《刘三姐》《洪湖赤卫队》等具备戏曲、歌剧元素的故事片,还要敢于创新,充分利用高科技优势,拍出戏曲电影特效大片,以吸引广大年轻观众的眼球。

     

        业内人士指出,戏曲电影有两个“最大限度”,一是最大限度地把握好戏曲精神的精华,这是本;二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艺术的视听作用。优秀的戏曲电影应该是两者的平衡统一。如何把电影的纪实美学和戏曲的假定美学结合起来,同时发挥电影艺术的视听作用,这是今后戏曲电影创作者应努力追求和实现的目标。

     

        能否进入院线是关键

     

        7月上映的昆曲电影《红楼梦》,创作历时4年,曾在国外拿奖众多,可在国内却遭遇了没有院线愿意排片的尴尬。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戏曲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质量不高,而是缺乏出口。因此,对于戏曲电影而言,能否解决院线层面的问题,尤为关键。

     

        日前,以中国戏曲电影为运作内容的戏曲电影产业平台和中国戏曲电影产业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该平台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核发戏曲电影发行许可证,今后京剧、评剧、豫剧等各种剧种的电影将获得自己的发行放映阵地,戏曲电影在发行、放映方面,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戏曲电影产业平台董事长兼中国戏曲电影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秘书长梁汉森坦言,现在戏曲电影的发行放映,主要还是通过国家的数字电影平台和农村院线,观众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今后“要积极探索戏曲电影在城市商业院线放映的办法”,这是“当务之急”。

     

        眼下要打造新形势下常态化的戏曲电影产业平台,在梁汉森看来,不仅需要调动一切力量拍摄戏曲电影,同时还要将戏曲电影的宣传、发行作为平台的重点,集合城市院线、农村院线、数字院线、手机戏曲微电影、新媒体、网络等各类平台,及图书、玩具等衍生品资源,推出一个全新的戏曲电影制作宣发专业平台。梁汉森的梦想是,“让城市和农村的老百姓看到戏曲电影,让优秀的戏曲演员能够拍摄戏曲电影”。

     

        梁汉森深知,戏曲电影城市院线发行和制作任重而道远,所以他希望有志于戏曲电影的院线和影院、制作和宣发单位、电影制片厂,还有各地的戏曲院团,尤其是来自金融机构、网络平台的企业家们能积极参与投资,将戏曲电影与金融结合起来并做大做强,既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正能量,又能实现更大的市场经济效益,从而让戏曲电影撑起一片天空。

     

        观众培养得慢慢来

     

        今年4月,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北京一些电影院线安排京剧电影《状元媒》《龙凤呈祥》进行了两轮放映。放映结果并不乐观,以某院线为例,在两周时间里,《龙凤呈祥》每天排片一到两场,单日观影人数为20人左右,每天的票房约为600元。

     

        这其中也许有院线位置偏僻、排片时间不够好等客观原因,但需要指出的是,同期上映的《左耳》《何以笙箫默》《速度与激情7》等影片,哪怕时段再不好,也基本场场爆满。这说明,戏曲电影的观众还有待培养。

     

        昆曲电影《红楼梦》在院线正式上映前,曾在国内高校和农村地区,进行了两年的巡映活动,此举旨在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虽然正式上映后票房不尽如人意,但其培养年轻观众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戏曲电影的所谓“忠实观众”,其实不是电影观众,而是“戏迷”,他们看戏曲电影时,关注的不是电影,而是戏曲。这部分观众,整体上年龄偏大,正一天天老去,因此培养年轻观众就显得迫在眉睫。另外,如上所述,新时期的戏曲电影应是具有“电影的感觉”的艺术形式,而电影观众的主体是年轻人,所以培养年轻观众,也是戏曲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内在要求。

     

        不同于商业电影,戏曲电影的欣赏往往需要一定的戏曲知识和戏曲审美素养,这也决定了戏曲电影观众的培养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由此可见,要振兴戏曲电影,戏曲电影人除了拍好片子,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