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读书,对文字产生兴趣,从半本书开始。
很小的时候,看到妈妈的柜子里有个红绸布包裹,我一直好奇那里收藏着什么珍贵的东西。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那是一本书,粉红色的封面上,两个孩子手拿小壶给一棵树浇水。书缺边少角,破损得厉害,字里行间圈圈点点的标记都有些模糊,而且后半部分残缺,是半本书。
半本书中每一篇文章前插有一张黑白照片,文章叙说的是照片人物的童年故事。开篇老舍的故事着实打动了我,我也因此对这半本书爱不释手。从暗淡发黄的纸页里,我了解到老舍一岁半的时候父亲就在抵抗八国联军的战斗中阵亡,母亲靠为人洗衣服做针线活供养他和哥哥姐姐,老舍在苦难中体味人间冷暖,养成坚韧向上的性格,从小刻苦读书,后来成为人民艺术家。
我还看到杨沫反对封建家庭包办婚姻,奋力逃出牢笼,投身革命,最后写出《青春之歌》等优秀作品,成为著名女作家……这本由茅盾题写书名,讲述作家童年故事的书,从目录里可知还包括郭沫若、丁玲、冰心、臧克家等作家的人生故事,可惜书读到一半无以为继了。
一天,妈妈给我讲了这书的故事。
妈妈的老家在塞北一个深山里,她在与我一样大的时候,因为贫困无法读书,可妈妈喜欢读书,天天惦记书本。一天,她看到村里卖日用百货的小商店里摆放了几本小书,其中一本叫《我的童年》,妈妈喜欢极了。此后的日子里,她天天到大山里采摘玫瑰花瓣,晒干了卖钱。在野玫瑰的针刺丛中妈妈采了半个月的花,终于有钱买下这本书,如获至宝。可在那个秋天,寒霜来得早,还不到中秋,山冈上的庄稼就快被冻死了。村民把麦秸草背到山上,深夜在庄稼地边点着麦秸抗霜,妈妈则在火光前看书。夜太深,疲惫的妈妈睡着了,书掉到火堆边烧起来。等她发现,书已经被烧掉了大半。
《我的童年》是妈妈平生买的第一本书,从书里,她看到那些后来成为大作家的人们,生活中遭遇到坎坷和不幸,却从未向命运低头。他们不被苦难打倒的精神,给了妈妈与命运抗争的极大勇气,她下决心回到校园,课余时间上山刨草药,自己供自己读书。妈妈的半本书,同样给予我极大的心灵震撼,让我对生活存有一份感恩之心,令我对书本有格外的惜念之情。
我从半本书开始读起,从小学读到大学,从家庭藏书读到小学中学的阅览室,再读到大学的图书馆,如饥似渴地在书本中汲取着养分。读书,似乎给了我另一双眼睛,让我能够从粗糙芜杂的生活中看到动人的细节;读书,也赋予我表述的能力,我把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美好,写成一篇篇文章发表,并荣获多项创作奖。
大学毕业,我努力考上了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名校研究生。妈妈送我入学那天,仰望着巍峨的图书馆大楼,她真想走进去看一看啊。因为图书馆不对外开放,无奈的她只好在楼前留影纪念。镜头里,我看到她的眼里有泪花,我从那目光里,又看到了那半本《我的童年》……而后,每当我走进图书馆,总会想到那半本残书,它映现着妈妈那代人的苦涩,也给予妈妈挑战人生的能量;它更让我永远以感恩的情怀,面对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激励我在书山学海不懈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