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埃及艳后、拉美西斯二世法老、龙门石窟、巴特农神庙……你无须跨越大洋,无须踏上旅途,所有这些尽在今日美术馆“与——雕塑·戴耘的雕塑”展中。正如策展人吴洪亮所说,从小生长在古都西安、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戴耘,用他独创的以砖为材料的雕塑方式,再现那些被收藏、展示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文物。他用如此廉价的材料所进行的严肃而认真的“山寨”,是对纷繁世界的单纯重述,试图强化平等与并置的理念。
今日美术馆一号馆二层这一巨大的空间为了此次展览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剧场。专业打造的舞台灯光,私人订制的雕塑展台,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辅助,让空间成为舞台,让雕塑成为主角。在这里,经典的艺术品、戴耘的雕塑以及前来参观的你构成一个相互观照的整体,体味作品历史感与崇高感的同时,也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游历。
与这一部分的戏剧效果形成对比,展览的第二部分则在一个狭长的空间中展开溯源追踪。作者的自述与回忆勾勒《造像》系列的创作心路,而文献则交代出过往雕塑的历史背景:《昭陵六骏》的辗转流落,《帕尔金大理石雕》被劫之谜,《奈费尔提蒂头像》的身世浮沉……一件件作品的前世今生浮出水面。
戴耘的《造像》系列作品是戴耘砖语的又一次升华,他以朴素的砖块为材料,通过临摹手段对世界各地的重要文物进行“再造”。这既是戴耘向前辈雕塑大师致敬,也是对博物馆权威的消解。与此同时,临摹的行为也凝聚着戴耘作为独立个体对文物流转、博物馆制度、历史与现实等问题的思考和态度。2010年至今,戴耘《造像》系列的创作已历六年,此次展览是首次对这一系列作品进行系统地梳理。整个展览突出“与”的核心,注重关系的构建,是一次深入而有意义的思考。近十年来,他的砖塑系列作品不断发展、成熟,从对物性的思考到对历史的追忆,再到对“模仿”的探讨,“砖块”成为他的方法和语言,戴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砖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