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在四川,每月一次的抗战老兵聚会已持续了十余年。每次聚会,总有人起头,齐声高唱《大刀进行曲》。自1937年在上海首次唱响,这首歌已成为不朽的时代战歌。
1937年8月8日,下午2时,上海文庙,成百上千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23岁的作曲家麦新走上文庙大成殿前的石露台,挥舞指挥棒,带领群众唱起这首他通宵写完的《大刀进行曲》。唱了一遍又一遍,越唱人越多,指挥棒挥断了,麦新就举起拳头奋力指挥。
当年的《申报》记录下了当时的情形。时隔多年,翻检当时的报道,依然血脉贲张。这是一首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歌。“九一八事变”后,日军逐渐占领东三省,并逐步将侵略范围向南推进。1933年3月,为了守住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军事关隘——喜峰口,二十九军战士手持白刃夜袭日营,取得大胜。4年后,二十九军又在卢沟桥上用大刀歼灭来犯之敌,大刀再次扬威。消息传来,人们奔走相告,年轻的麦新激动不已,在上海的亭子间里奋笔疾书,自拉自唱,一气呵成写就了《大刀进行曲》。
短短13句,90个字,简单炽热,字字扣人心弦!今年84岁的顾延培是原上海南市区文化馆馆长,他介绍抗战时期的上海,是全国抗日救亡歌咏活动的中心,而文庙则是“中心中的中心”,不少著名的抗日救亡歌曲就是在这里首先推出而后传播到全国各地。《大刀进行曲》首次唱响后,麦新根据试唱效果和大家的意见作了修改,把原词中的“二十九路军的弟兄们”,改成“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把“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改成“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等。此后,著名剧作家田汉将《大刀进行曲》录制成唱片,使之广为流传,成为烽火岁月中的时代强音。
在上海市格致中学,麦新和他的《大刀进行曲》背后的故事,学生们早已熟稔在心。在他们心目中,这位永远年轻的老校友,热情、正直、勤奋,才华横溢,朝气蓬勃。格致中学党总支书记王丽萍告诉记者,2005年,学校老师在挖掘整理校史资料时,意外发现麦新的名字。麦新在自传中写道:“我读过的小学有自励公学、钢山小学、南离公学、格致公学……”格致公学就是格致中学的前身。随后,学校率队赴麦新为革命献身的内蒙古开鲁县麦新镇寻访,搜集麦新相关资料。
王丽萍告诉记者,格致中学曾设有“麦新班”,开发了《麦新及其时代战歌》校本课程。如今,“麦新杯”校园歌咏大赛依然每年一届坚持举办。校史馆里,有一张复制的麦新照片:小树林中,青年麦新站在两根竹子后面,竹子一根挺拔,一根右斜。照片背面写道:“维廉,对我们的信念我们要坚决!矗立不拔像左边一根竹竿。粉碎那动摇倒过去的右边的一根!”
这就是麦新,火一样的麦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麦新。“与其说他具有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才气,不如说,他具有许多人所缺乏的强烈的忠于人民的、像火一样的思想感情。他为我们做出了范例,值得我们学习。”作曲家吕骥生前这样回忆这位曾和他并肩战斗的年轻人。
麦新的日记最能证明他的精神:“不怕!‘愚公’(我们及中国人民),‘移山’(帝国主义、封建官僚、地主资产阶级),此志不消!我们即使没有移完,我们下一代子孙将继续为之,终将移掉,一定要移掉!”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