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畔,姑嫂塔下,有这样一所民办高校:其创办之初衷,是为了培养出当地市场所急需的人才。自成立之日起,这种紧随市场的理念,便存在于学校生存发展的基因之中。短短17年,这所学校从只有一个专业、首届100多名学生的中专学校,迅速发展成为拥有27个专业、15000多名学生的本科院校。它就是福建省最大的民办高校——闽南理工学院。
变革转型常态化
闽南理工这所位于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地区的民办大学,17年来一直走在变革转型的道路上。“如果固守,17年的办学之路就不会走得如此之远,发展得如此之快。”学院董事长许景期对此深有感触。闽南理工学院与多所强校紧密合作,时刻保持变革与创新的热情,做到了变革转型常态化。
1998年5月,痛感于当地光电技术人才的紧缺,在商海和实业界打拼多年的许景期创办了长兴工业学校。当时,这所民办中专学校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合作,开办光电工程专业。1999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的支持下,学校又开设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影像技术两个紧缺专业。2001年3月,紧跟闽南地区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学校升格为泉州光电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此后一段时期,闽南地区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高新技术人才供不应求。为应对这一挑战,2008年4月,学校再次升格为闽南理工学院,开始实施本科教育。
紧跟市场需求,闽南理工学院十多年来实现了数次跨越。而每次跨越之所以能够成功,要得益于这所民办学校善于“借势”登高:创办之初“借力”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和福建医科大学,此后又相继与长春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向这些强校、名校“借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闽南理工在变革转型的路上越走越强。
师资队伍多元化
闽南理工学院地处的石狮市只是一个县级市,师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年来,闽南理工探索走出了一条师资队伍多元化的道路。
“家在哪儿,心就在哪儿。”许景期认为,“要拥有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要建好学校这个‘大家’,也要建好老师们的‘小家’。”
为了筑巢引凤,学校在校园内盖了6栋共468套教师公寓房。“学校的每个教师都能在校内分到住房,都能方便地在这里安家。”学院院长潘世墨告诉记者,在优质住房的吸引下,一批年轻教师,以及应聘而来的退休教师,在闽南理工扎下了根。
除了专任教师,学校还拥有一支340多人的兼职教师队伍。他们主要来自各合作院校。“对于兼职教师,我们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学院党委书记吴永年介绍说,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学校采取“一人一策”的用人方针,即根据每位兼职教师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用人政策。这种人性化的灵活制度大受欢迎,除了合作院校,还吸引了德国的优秀教师前来加盟。
同时,闽南理工大力推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鼓励他们在职读研、读博,到高校进修学习,深入企业实习实践,以致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设置市场化
利用暑期,学院教务处长李咏梅又带队深入当地企业。“主要是调研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岗位,以此来制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她说。
高校的专业与就业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得益于灵活的办学机制,闽南理工学院在专业设置时,紧紧盯住市场,努力实现专业设置的市场化。
“这些年来,我们按照‘服务社会,服务经济,贴近行业,错位竞争’的思路,重点开设与泉州市乃至福建省主导产业、战略与新型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等相对接的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专业体系。”潘世墨详细介绍了学院27个本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对接的情况,其中与机械、电气等主导产业相对接的专业4个,与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6个,与高端服务业对接的专业7个,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的专业3个。
除了在专业设置上紧跟市场,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学校也积极主动与企业对接。目前学校共有120多家校企合作单位,通过订单培养、实训实习等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近三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7.47%、92.88%、94.94%,初次就业率远超同类高校。
在闽南理工,学校对学生的关爱是全方位的。校园实行精细化管理,构建院、系、班、寝室四级安全网络,每个班级都有教学信息员、义务安全员和心理保健员这“三大员”,每个宿舍都有心理信息员,他们共同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安全构筑起坚实的屏障。学校还为每位毕业生建立了跟踪档案,无论离校多久,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需要,母校都会为他们提供最真诚的服务和帮助。许景期说,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是闽南理工学院的办学宗旨。
(本报记者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