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北京400多公里的塞罕坝,路两侧的落叶松郁郁葱葱,工作人员介绍说,它们是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批塞罕坝人造林的成果。
如今,一场推动林区政事企分开、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改善林区民生的改革攻坚战已经打响。国有林场改革之路何去何从?经营模式应如何改革?林场人开始了新的探索。
要“造血”,而非“药补”
1962年以前,塞罕坝是一个草木稀疏,沙化严重的地区。50多年来,三代造林人用青春和心血换来了这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留下了宝贵的“塞罕坝精神”。但是,这里仍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恶劣。
改善生态惠民生是林区人的强烈期盼。“现代林场和现代生态体系建设是我们这几年重点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河北省森林公安局塞罕坝分局政委刘国权说。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提出加强财政和金融支持,强化地方政府保护森林、改善民生的责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我国林业产业转型等多项意见。
然而难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刘国权介绍说,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并没有纳入财政预算,这也是大多数林场都面临的难题。“我们觉得,林场要有‘造血’功能,不能靠‘药补’。我们要转变经营理念,从开源节流、创造价值开始。”
经营模式亟待改革
尽管困难存在,努力发挥林场的生态功能却是不变的课题。如今,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0%。从2012年起,当地使用容器苗育林的新技术继续开发剩余地区,使得两年来森林面积再增加了51000亩。“不仅要成活,而且要成材”成了塞罕坝的新口号。
距此不远的木兰围场林业局也在科学育林、提高树林质量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
过去,木兰林场在经营方式和技术上比较落后,例如落叶松通常长到40年就被砍伐,但40年的落叶松正值“壮年”。“新的一批树没接续上,好的树砍完了,剩下的质量就必然越来越差。”木兰林管局副局长赵久宇说。
2011年,木兰林场提出“近自然”育林理念,即顺应自然规律,让树木自然更替,并进行人工干预,走出了一条以“目标树”经营为架构、以流域经营为推进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前是留次伐好,现在必须留好伐次。尽管新的经营方式使得短期内木材收益下降,但长期生态效益更为重要。”赵久宇说。要真正实现“永续利用”,经营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河北省林业厅造林处副处长王丽英认为:“主动探索,不等不靠,塞罕坝和木兰林管局都是比较成功的典型,但他们现在仍步履艰难。若要推广这些经验,需要国家更好的政策支持和财力物力支持。”
当地工作人员坦言,木兰围场和塞罕坝的受关注程度较高,其处境目前已改善很多。但据河北省林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由于缺乏资金,目前河北全省70%的林场职工工资和管理经费得不到保障,职工贫困化现象仍然突出,改革之路任重道远。
经费和人才难题待解
相比之下,内蒙古桦木沟林场的情况更不乐观。自2005年国家实施重点公益林保护项目后,桦木沟的公益林全面停伐,林场运营只靠国家的公益林补贴支撑,职工的工资和社保缴纳常常遇到困难。
由于条件艰苦,收入较低,林场目前很难招到新人,职工老龄化严重。桦木沟林场场长柴景峰介绍说,在编的111名职工年龄大多在48~56岁之间。
据悉,目前在职员工中有一半左右以副业创收。59岁的职工孙占武从2005年就做起了“林家乐”。“等三年以后,这边就通高速公路了,从北京过来只要三个小时,来旅游的人会更多。”孙占武说道。
无论何时何地,国有林场人始终走在探索的路上。时代在变,“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却始终未变。王丽英感慨道:“林业是一项长期才能见效益的事业,需要几代人共同见证。如今苦已吃过,经验和成果已被认可,新的政策已经出台,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鲁元珍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