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南北两边都是山,东西长,南北窄。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政府就组织干部群众上山植树造林。二三十年过去了,西宁南北两山还是难见绿色,刮起风来,山上的沙土横扫西宁,市民饱受风沙之苦。为了改善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美化西宁,经过多次调研和论证,1989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将西宁市四周的各个荒山绿化任务分片包干给省直机关各厅局,同时成立了由省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的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1992年,66岁的尕布龙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担任西宁南北山绿化专职常务副总指挥。尕布龙一干就是10年。
绿化专业队队长
尕布龙担任副总指挥后,曾经有人劝他,你工作了几十年,为公家操劳了大半辈子,现在退休了,该好好过几年舒坦日子了。尕布龙回答:党把我从一个放羊娃培养成领导干部,让我把两山绿化好,我要一心为绿化事业出最后一点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一辈子严谨、认真的尕布龙,对两山的规划、水利设施的建设、整地、育苗、栽树都是亲力亲为,南北两山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南北两山绿化初期,成立了一个绿化专业队,由尕布龙全面负责。尕布龙和工人们一起劳动,一起吃中午饭,但是每天都比别人上班早,劳动比别人多。工人们说他负责个绿化专业队,连个生产队长都不如。尕布龙回答:哪儿都一样,当过省长的人不见得能当好生产队长,这方面我还要向你们学习哩。
一年春天,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尕布龙早上7点就已在山上,等工人们上山时,他已在那里干了快两个小时。工人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跟着他紧张地劳动起来。中午,他和工人一起用工地上支起的大锅,熬老茯茶喝,吃自带的干粮。傍晚时分天快黑的时候,尕布龙才站在山坡上用沙哑的声音喊:大家收工吧。喊声刚落,他那高大的身躯就倒在了地上——他累倒了。
青海省环保厅绿化办公室主任杨帆回忆说,他干了20多年的南北山绿化,看到最认真的领导就是尕布龙。春天栽树时,他要弯下身子去拔树苗,看栽实了没有,如果松动或者拔出来了,那肯定要挨骂,他还要亲自动手返工。
两套衣服与两万元奖金
尕布龙的生活极其简朴。他平时就只有两套换洗的普通外衣和内衣,床底下有一双八成新的皮鞋,一双布鞋,车的后备厢里有一双雨靴,简陋的衣柜上放着他下乡或去南北山栽树时用的一双军用胶鞋,一件大褂,一顶草帽。他为南北山绿化事业奔波了12年之久,2001年5月,荣获首届“母亲河奖”。但是他把两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南北山绿化指挥部。
十几年来,尕布龙泡在南北山林区的日子有3520天,而且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三上山值班,从未间断。这些年,尕布龙没拿过一分钱的报酬。绿化办公室给他补助了2800元,他用这笔钱买了树苗栽到南北两山。
看着两座荒山一点点变绿,尕布龙打心眼里感到高兴。2001年,规划的五万亩绿化区内的41个绿化小区已绿树成荫,累计完成四万多亩造林工程,栽植各种乔灌木树种4000多万株,其中3400多万株树木已经成活。这是西宁1989年以前40年间累计造林量的3倍。
2011年10月8号,尕布龙静静地离开了人世。尕布龙生前叮嘱不能大办丧事,但群众却把他的事迹编成了地方曲艺,到处传唱:“勤政为民的好领导,人人开口都说个好,老百姓心里头有一杆秤,善恶好坏分得清,清廉的表率尕布龙,老百姓个个就夸不停,人人都把尕布龙赞,他成了啊——感动青海的尕老汉!”
(本报记者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