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10日 星期一

    艺坛杂议

    谁来拯救文艺片

    作者:钱力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10日 14版)

        今年,侯孝贤凭借《聂隐娘》拿下了第68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一时间,关于文艺片的话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就在一年前,电影《白日焰火》从柏林电影节载誉归来,披着“金熊奖”的光环趁势上映,以1.03亿元票房的成绩,刷新了艺术电影在内地电影市场的票房纪录。这让业界一度认为,“文艺片的春天来了”。然而这阵风显然消散得很快,近期上映的几部文艺片,都面临着“排片少”“受冷遇”的情况,让不少导演、制片人心生叹息。笔者去电影院,基本上只能看到两类影片:好莱坞大片和国产青春商业电影——在市场中所遭遇的不公正对待,使得不少艺术电影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已经被宣判死刑。

        不可否认的是,一旦被冠以“文艺片”的名号,在排片的时候总是会被影院经理们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其实影院经理们也很苦恼:“让观众有更多的选择是我们的责任,但我们还有一个作为经营者的责任,那就是养活影院。”闹市区的大影院仅仅租金一年就要几百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会摒弃有更强大吸金力的商业片,而选择放映受众群较窄的艺术片?

        于是不少带有鲜明导演个人风格的电影在宣传时,都极力洗脱“艺术”之名,试图以“商业”面貌呈现给观众。比如《黄金时代》以“大文艺片”的概念来做定义,片中的明星数量达到了30位;《白日焰火》被包装成一个犯罪爱情故事;《闯入者》最终被定位为犯罪剧情片……摒弃了“高冷”的文艺片头衔,成为徘徊于“艺术片”与“商业片”之间的另一种类型。

        前期创作就学习把文艺片包装得更商业化、开始铺垫营销话题等,选择合适的档期也是必要的。每年三月之所以成为文艺片的聚集期,是因为春节之后,观众的消费出现疲软,再加上不少大片还没有进入市场,便给中小成本的文艺片提供了“分一杯羹”的机会。

        而对于坚守个人风格的导演们来说,希望把控自己的审美不被市场左右,艺术院线则是另一条出路。笔者了解到,德国目前有近两百家艺术类影院包括特定影院、博物馆属影院和一些老影院。而法国更是拥有世界上最大且经营最好的艺术院线,不但放映文艺片,还涉足文艺片的发行工作。目前法国专门放映文艺片的银幕数已经占到全国的两成。虽然影厅总量少,但一部电影在艺术院线的放映周期却更长。此外,法国文化部还以“保护文化多样性”为由,规定任何一部影片在影院的排片量不能超过当日放映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欧洲各国也给予了艺术院线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文艺片的成长。在商业电影极度发达的美国,不少城市也有与法国艺术院线类似的独立影院。此外,占全美总票房15%的好莱坞独立电影,也经常通过“时间差”来占领商业院线的阵地。独立电影积极寻找各种方法来让自己介入主流市场。

        可喜的是,目前国内也已经出现了“艺术院线”的雏形。2013年成立的“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它囊括七个城市的十家影院,每家影院每周放映一场艺术电影,整个联盟全年放映500余场艺术片。而北京也已经集结中国电影资料馆、百老汇电影中心、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四家较为成熟的艺术影院。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排片率与其说是影院的选择,不如说是观众的选择。影院的排片与观众的观影品位是相辅相成、水涨船高的关系。文艺片的生存需要呵护,也需要创作者自身找准定位,更有赖于整体的文化消费环境的提升。去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经达到296亿元,今年有望在此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在整体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给艺术电影创造更好的空间,值得电影这条产业链上所有环节的人思考。

        (作者钱力为影评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