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9日 星期日

    丝路上的“陕西村”

    作者:胡武功 撰文/摄影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9日 10版)
    亲朋好友相见都会施拥抱接吻礼
    东干非遗传承人拉·四花老人正在为新娘梳理头发
    烙锅盔
    东干人鼓励生育,一般家庭都有四五个孩子。据统计,中亚东干人口已达14万。
    东干族非遗传人祖·赫拉老人在做绣花鞋
    陕西村的银匠阿卜杜拉老人
    新学年开学时孩子们为老师献上鲜花
    村前、门口聊天
    用囫垍建屋,是最环保的建材。
    以农耕、种植为主业
    为客人表演陕西民谣

        近期,我参加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组委会组织的专家、学者赴中亚调研团,对当地东干族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拍摄了东干人的衣食住行、习俗礼仪,从另一种视角见证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当年在丝绸之路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楚河两岸居住着约14万东干人,他们以农耕、种植为主,牧业、狩猎为辅,至今保留着一些中国关中的传统民俗,依然说着地道的陕西方言,他们居住的村庄被称为“陕西村”。在这里,能看到陕西十大怪中的八怪,即房子半边盖(厨房、院房)、面条像裤带、烙馍像锅盖、姑娘不对外、辣子是道菜、帕帕头上戴、碗盆难分开、凳子不坐蹲起来。东干人的语言还保留着清末时陕西的许多土语,例如把政府称“衙门”、把警察称“衙役”、把学校称“学堂”以及称总统为“皇上”、称商店为“铺子”、称银行为“钱庄子”、称货币为“贴子”、把“签名”叫“画押”、把结过婚的妇女叫“婆娘”等等。他们的饮食礼仪有讲究,大人、小孩分席,男女分席,长者坐上席。东干人信仰伊斯兰教,大家都不酗酒,但每餐必定有茶,接待贵宾仅茶点就能上几十样,这叫48个点心碟子。日常生活的主食有蒸馍、锅盔、菜盒、南瓜包子、地软包子、拉条子、扯面、饺子、羊肉炒饭、鸡蛋卷、甜糕和麻花。

        东干人如何融入丝绸之路?我们以一种对文化的敬仰与尊重,用纪实摄影的方法记录并予以展示。这是我们后来者的一种历史责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