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七点,江苏常熟保利剧院座无虚席。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沪剧院全新复排的红色经典剧目《芦荡火种》,在阔别舞台十余年后,在“故事发生地”常熟沙家浜首度亮相。当年在沙家浜养伤的36名伤病员家属代表、解放军第二十集团军沙家浜部队官兵代表、驻常熟官兵代表和当地市民一起观看演出。
回眸:《芦荡火种》经典再现
1960年,沪剧《芦荡火种》首次在上海公演,一炮打响,并创造了连演九个月,演出310场,观众超过51万人次的惊人纪录。之后被移植改编为现代京剧《沙家浜》,从此影响全国,堪称沪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剧目。
《芦荡火种》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掩护新四军伤病员的故事,故事的发生地在江南水乡芦苇荡中。人物塑造上,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举手投足都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民间智慧。剧中阿庆嫂更是综合了众多地下工作者的原型,通过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的艺术再塑,成为戏曲舞台上的经典人物。众多唱段广为流传,除了被京剧移植后唱遍全国的“智斗”,还有“旧恨未消新愁添”“办喜事”“开方”“芦苇疗养院”“月如银钩星似棋”等精彩唱段。
今年是《芦荡火种》公演55周年,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表示:“复排过程中,我们推出了明星版和青年版两组人马,分别饰演剧中角色,这不仅是在总结前辈的艺术成果,也是在传承沪剧的精神与文化传统。从第一代阿庆嫂丁是娥,直至明星版主演程臻、青年版主演95后洪豆豆,《芦荡火种》先后有七代演员扮演过阿庆嫂。”
当年新四军伤病员金辉的女儿金若岩,在观看演出后告诉记者:“以前一直听父亲讲述抗日战争年代的事情,尤其是在常熟养伤时,与沙家浜人民结下深厚友谊。今天看了演出,感触更深了,觉得真正融入了那个年代。”济南军区某部政治部主任孔令金告诉记者,他们的部队就诞生在常熟,重排的沪剧《芦荡火种》,弘扬了沙家浜精神和抗战精神,对实现强军目标,培育新一代革命军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思考:艺术与地域的文化姻缘
随风摇曳、曲折幽深的芦苇荡,江南小镇的古朴气质吸引了各方游客纷至沓来。其中,不少都是熟悉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等角色的游客,对照着剧中情节慕名而来、寻踪探访。这里原来叫作“张家浜”,改名为“沙家浜”的缘起,就是《芦荡火种》。
正午时分,沙家浜旅游景区的主体工程“瞻仰广场”上,一尊8米高的群雕“军民鱼水情”吸引了一批游客注意。原来她们来自上海,是沪剧业余爱好者。
领队李战娥告诉记者:“平时我们就经常一起排练《芦荡火种》,这次专程组织到常熟沙家浜,到这个‘故事发生地’来看看。”
在沙家浜景区中,处处可以寻找到沪剧《芦荡火种》舞台上的场景。大到迎来送往的“春来茶馆”、江南豪绅人家的建筑风格;小到刁德一府宅客堂的布置、“春来茶馆”店招的挂法、店内八仙桌的摆放。舞台与实景的结合,使实用性与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
地因戏出名。借助戏的影响,沙家浜正深入挖掘它巨大的人文价值和市场潜力,并通过打造文化产业链,创造着越来越高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
当地建设了革命传统纪念馆、教育馆、度假村和湿地公园,每天接待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如今,沙家浜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湿地公园、国家5A级风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今年上半年,沙家浜景区共接待游客81.8万人次,收入4134万元。
有专家认为,如何让戏剧与地域文化联姻,形成良性的文化产业链,《芦荡火种》与沙家浜的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也是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