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专题研讨会”日前在南开大学举办。与会的40余名专家就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专家指出,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确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要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针对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口红利的观点,有专家指出,根据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96%的贡献来自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4%来自人口增长,因此不应过度夸大人口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有专家指出即使从人口角度看,也不能简单用人口增长率来判断我国未来的增长,未来中国经济主要依靠提高劳动质量而不是数量来推动经济增长。
针对新常态下增长似乎已经不重要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专家们指出,不能简单地把新常态与经济下行或低速运行联系在一起。步入新常态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也不应低于7%,否则不仅无法达到2020年人均GDP翻番的目标,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很大,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洗牌效应”、消费结构优化发挥的“引擎效应”和收入结构合理化刺激的“内需效应”,都将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当前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
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借混合之名,行私有化之实;另一种观点则是借混合之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专家们坚决反对那种借助混合所有制搞私有化的想法。有专家指出,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生产社会化规律、资本社会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从“自发”走向“自觉”规律的内在要求,私有化的观点既不符合我国实际,也不符合经济规律发展的内在要求。有专家指出,新形势下应考虑“双向混合”,既可以有私人资本参股国企,也可以有国有资本参股私企,但国有资本控股地位不能削弱,尤其是不能让国有存量资本流失。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经济学的建设。有专家指出,《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巨著,运用《资本论》的方法和原理,借鉴别国的理论优长和经验,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创新中国经济学理论,是中国经济学人的责任。有专家强调在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中,要清除对社会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伦理社会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与人道主义历史观的界限。
关于构建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问题,专家们指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应该具有中国本土化文化根基、价值支撑,是具有民生本位的经济学话语体系。 (刘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