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被提出以来,各方面都积极大力推进并日见成效。日前,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编制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环保部也正在积极推动构筑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同体。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来看,地铁延至河北天津有了具体的时间表和线路图,京津冀长途漫游费的取消或指日可待。
可以说,在从中央到京津冀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的努力下,依靠国家级的协同机制和强有力的政策法规的双管齐下,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在较短的时期内得到了极大的促进。但迄今为止,相关举措尚主要集中在经济、贸易、交通的一体化发展,而忽略了推动三地自觉协同的根本因素——文化认同。事实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文化认同无所不在,它渗透在每个领域、每个环节之中。各领域进展的速度与程度,与京津冀彼此的文化认同度密切相关。
有数据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只有30%的经济合作是由于技术、资金或者战略方面出现的问题而搁浅,而有70%的原因是由于跨文化沟通方面的问题而造成的。在当今社会,评判一个区域之间协同发展的好坏,通常会聚焦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事实上,文化与社会、经济、生态一样,是影响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正确认识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区域的协同发展。
文化认同是软性的,但其作用比硬性还要硬。它是从价值、利益、目标等各方面出发的相互认同,以期达到“共赢”局面而非“你赢我输”。认同的目的是合作,而不是故步自封,更不是排斥和对立。因此,文化认同绝不能拘泥于仅仅认同“我们的一致性”,还要认同“我们的不一致性”,即认同彼此的互补性。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的深意所在。
文化认同,不仅意味着不同群体间相同文化因素的连接,更意味着一个群体对群外不同于自身的文化价值的认可。在两个群体或更多群体的合作中,只有经过对彼此文化的认同,进而对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加以接受和传播,不同的群体才能凝为一个新的共同体。
“文化认同”的核心是“文化”,即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恩格斯指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可见,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独立性,解决“文化认同”的问题,必须从“文化”本身入手。另一方面,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态“五位一体”,其发展必然与其他四者密切相关。因此促进京津冀文化认同,须以文化的一体化发展为抓手,找准三地的利益共同点,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中找准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利益平衡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进而促进京津冀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全面的一体化发展。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市社科联决策咨询课题“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