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丰厚的法治文化滋养下,广大官兵才能做到工作循之于法、秩序统之于法、结果合之于法
依法治军,关键在人。法治文化的功能在于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潜移默化培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只有在丰厚的法治文化滋养下,广大官兵才能在心里把“法的铁律”立起来,做到工作循之于法、秩序统之于法、结果合之于法。
我军法治文化的精神特质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与水泥、石子混合而成的混凝土却非常硬。新型军队的法治文化,正起着把一盘散沙变成坚固混凝土的作用。几十年来,人民军队的创建者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着以铁的法纪铸造铁的军队的工作,不断改良人民军队法治文化土壤。
1927年10月的一天,红军党代表毛泽东率领“三湾改编”的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荆竹山中,在一块极为普通的石台旁宣布三大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这块叫“雷打石”的石台,成为我军铁的纪律发端地的见证。两个多月后,在遂川分兵发动群众时,毛泽东又及时总结经验,向红军宣布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不拉夫,请来夫子要给钱,六、不打骂人”。值得一提的是,“上门板、捆铺草”,最先规定是“还门板、还铺草”。但战士还门板时,往往对不上;还铺草呢,则是往堂屋里一堆就走人。毛泽东发现这一问题后,就把“还门板”改为“上门板”,把“还铺草”改为“捆铺草”。一字之改,足见红军法纪的严明与细致。
1929年1月,红军进军赣南、闽西时,毛泽东又在六项注意中增加了两项,“不得胡乱屙屎,不搜敌兵腰包”,从而形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后来的日子里,根据不同的情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具体条文时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没有变,始终如一地贯彻了下来。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生动体现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鲜活内容,深刻反映了人民军队法治文化的精神特质。今天,只有承继并续写好法治文化新篇章,才能在依法治军大道上迈得更加稳健铿锵。
法治氛围取决于法治文化水平
放眼当今世界,各国军队都有军法军规,为什么有的军队军法如山,而有的军队则把军法则形同儿戏?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差别在于人的观念,在于军队的法治氛围,说到底在于法治文化水平。
德国人历来以秩序规范、遵纪守法、严谨守信近乎刻板而著称于世。德国的法治文化基础使入伍青年能够快速实现由民到兵的角色转换,并自觉运用军队法纪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如今的德军,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只要穿上军服,举手投足间无不依军规而行。正因为官兵良好的法治意识,宪兵这一古老兵种已经在德军编制序列中消失。
美军也注重法规宣传和法治文化建设,他们颁发一系列军官手册和士兵手册,详细介绍各项军法军规军纪,具体规定各类人员在各项军事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形成法律面前没有例外、赏罚分明、合理合法、始终如一、有错必纠的法治信条。美国太平洋舰队前司令詹姆斯·莱昂斯因退役后,擅自使用4名军人为自己搬家触犯军令,构成“滥用职权”,受到3420美元的罚款处罚。美军就是这样把军法军纪的威信立了起来。
依法治军固然需要法规制度体系、组织设施等,但更需要法治文化,需要官兵对法治的真诚信仰。
为养成法治行为习惯提供土壤
目前,我军法治化水平与现代化建设要求尚不相适应。小品《一块地》是根据真实的故事创作的:一个连队楼前有块菜地,营房科领导来检查,要求连队把菜拔了种花种草美化营院。过几天,作训科领导来检查,强调军营不是度假村,怎能让花花草草来分心,要求赶紧把花草拔了建训练场。又隔几日,宣传科领导来检查,说开展文体活动不能没有场地,下周比赛打排球,限连队两天内改成排球场。这个小品在博人一笑的同时,也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对一块地的折腾,实际上是一个部门一个点子、一个领导一个令的直接反映,深层次原因则是长期以来单纯依靠行政命令、依赖习惯和经验开展工作的一种表现,反映了基层部队法治意识的缺失。
当前我军正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未来的战争将是一体联合作战,战争的体系性联合性增强,战争要素间协调性精确性互动要求增高,随着我军领导指挥体制的改革,对依法授权调兵用兵和联合协同精确作战等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提高依法治军水平,才能免于在未来战场上吃败仗。
改变传统的治军方式难,根源在观念、在文化。建设法治文化需要全党全军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就军队而言,要瞄准法治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体系等法治文化核心要素着力,深植法治文化之根。
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工期长的大工程,最根本的是要为养成法治行为习惯提供土壤。要将法治文化要素渗透于部队实践,使党委养成依法决策习惯,机关养成依法指导习惯,部队养成依法行动习惯,官兵养成依法履职习惯,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工作常态。
(作者吴志忠为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