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2日 星期日

    创新原自勤奋来

    作者: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2日 08版)

        清晨六点,离开尚在熟睡的稚儿,从南五环外穿越北京城,赶赴位于北五环外的北京生命科学园区,采访一位在世界生命科学领域颇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创新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王晓东曾经年纪轻轻就以在细胞凋亡方面的出色研究而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他担任所长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一直被视作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自他上任起,十几年来,不少留学海外的学者被这里自由的学术氛围吸引归来,并在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发出响亮的声音。

        人们往往愿意将成就不凡的人想象成趋于完美的样子,我亦没能免俗,暗暗猜测,王晓东也许很有些“挥斥方遒”的领导气质,不然怎么敢领种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我又猜他必定绝顶聪明,所以能在科研工作中屡屡寻找到成功的捷径。

        在我们的苦苦期盼中,他终于脚步匆匆地赶来了,肤色略深,又被正午的太阳晒红,两鬓还有汗水淌下。这副形象,朴实二字足以概括。及至坐下细聊,我迫切地想“套”出他创新的秘诀,然而,他对创新之道的概括,就如他的外形一样朴实。

        “适合做科研的人需要有些特异的天赋。”本以为“诀窍”就要接踵而来了,然而他接下来的话却是这样平常:“这个天赋就是身体好,有韧性,耐得住寂寞。”听起来倒有些像农人在唠怎样种田——强壮的身体,辛勤的劳作,而后是收获。

        “我曾经为了做实验连续站了十几个小时,体质不行能撑得住吗?”王晓东补充道。初闻此言,我有些许诧异,做科研竟如此耗费体力吗?但想起同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施一公也曾有过相似言论,心里不禁怦然一动。施一公曾谈及在纽约做博士后时的生活:凌晨四点睡觉,早晨八点起床,九点又出现在实验室,除了每日三餐,其余时间都在做实验,如此循环往复,坚持了两年。

        回顾《创新路·科学人》栏目中的数位科学家,哪一个不是夙兴夜寐,在梦想的路途上废寝忘食?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说:“实验常常是失败、失败、再失败。”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先平感叹:“创业艰难,大浪淘沙。”

        我们羡慕科学家的不凡成就,有时却很难想象到成就背后的辛劳与付出;我们以为科学家都只是智商奇高,却没想到,他们可能拼体力也不输于人,拼意志更胜人一筹。我想,这也许是我们开设《创新路·科学人》专栏的另一层用意吧!

        (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