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联合主办的“天工开物:环境史中的自然与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韩国等国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中心联合主任、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研究主任赫尔穆特·特里施勒,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参会并致辞。美国历史学会副主席、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埃德蒙·罗素作了题为《飞梭织史:蚕、桑与制造的景观》的主题演讲。进化史是罗素教授目前着力倡导的新的研究领域,它主张结合历史学和生态学,以促成对地球生命历程的更深层次理解。在演讲中,罗素教授以蚕、桑、丝织业为例探讨了人与生物的共同进化过程:首先,蚕与桑为其自身需要有着进化和共同进化的方式。接着,人类为了利用这些产品,通过驯养强化了蚕、桑的进化趋向。然后,蚕、桑的共同进化又使得人们围绕丝织业创建了以性别分工与社会阶层为标记的复杂社会组织。他总结道,丝绸织造所形塑的人类历史还可以得到很大的扩张,涵盖如丝绸之路等丝绸贸易的重要性、蚕与桑属植物的推广与全球丝绸生产景观再造等方面的内容。上述案例揭示了人类历史上,人与自然在野生与驯养环境中共同进化的延续性。人类利用的是有机体为其自身目的而进化出的特征,在此过程中,人类成为有机体共同进化的“新合伙人”。
与会学者分别围绕“食物的景观”“治水”“解决自然与技术间的矛盾”“建设基础设施”展开了两天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涉及现代工业化下农业的基因改造、16世纪以来的绍兴平原河道养鱼、秸秆焚烧与城市现代化进程、苏俄时代的水利建设、人类与灌溉景观、明清时代关中地区的农业用水、内蒙古游牧地区的供水技术、20世纪中国的疾病与公共卫生等话题。赫尔穆特·特里施勒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主任夏明方教授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赫尔穆特·特里施勒教授认为本次会议从概念讨论和个案研究两个层面推进了学界对环境史中的自然与技术关系的理解。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十个方面:一是国家权力如何形塑自然;二是社会传统如何审视自然;三是环境史中的不同尺度和规模的重要性;四是国际形势(如冷战)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五是有关自然的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六是自然变迁的动力问题;七是观察景观的视角和对景观的形象化;八是关于自然对历史的塑造力;九是流动和循环;十是世界体系中的边缘与中心。夏明方教授的发言自“女娲抟土造人”的上古神话谈起,以元代著名女书法家管道升赠其丈夫赵孟頫诗中“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说法,类比人与自然之间的密不可分,并在不断滋生的矛盾之中寻求进一步的和谐。他进而援引蚕神“马头娘”的传说,一方面回应罗素教授“飞梭织史”关于人与桑蚕共同进化的主题报告,一方面引之以为人类不善待自然、最终为自然所报复的象征。他指出,人类通过科技对自然进行不断改造,使自身成长为一位巨人,但永远拥有一双“泥做的双脚”,深植于自然之中,不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