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

    现象级

    “跨界导演”的利弊之辨

    作者:南嘉木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27日 09版)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对于行业内部的操刀者而言,大环境的有利和宽松却并不代表可以对自己放任自流。即便是“跨界导演”内部,也有着相当明显的高下分野。成功跨界绝不是“碰运气”,大浪淘沙的市场淘汰机制终将把“努力”二字置于“投机”之上,也唯有真正用心的执导者,才能做到既“跨过来”,又“扎下根”。

     

    跨界执导成为业界新力量

     

        近日,由动作演员跨界担任导演的吴京着实火了一把,其导演处女作《战狼》不仅创下5亿多元的票房佳绩,影片的品质也备受好评。在跨界这个行当里,吴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与《战狼》同期上映的“跨界之作”,还有伊能静执导的《我是女王》以及苏有朋执导的《左耳》。据统计,仅2015年跨界执导电影的就有陈建斌、张嘉佳、何炅、落落等十多人,他们有的是演员,有的是主持人,还有的是歌手,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事实上,跨界执导的现象由来已久。前有从知名演员转型成功的姜文、周星驰、洪金宝、钮承泽等行业先驱,现有黄渤、吴秀波、刘烨、彭于晏等跃跃欲试的奋起后辈,“至今已觉不新鲜”。而且,这些风生水起的跨界导演们,许多都拥有不俗的票房成绩:《小时代1》票房近5亿元,《后会无期》票房6.5亿元,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过7亿元,徐峥的导演处女作《泰囧》票房则超过12亿元。

     

        战绩璀璨,“豪杰”辈出的跨界导演群,将国内的电影业挑拨到烽烟四起。相比之下,老一辈的大腕导演们近年来却倍感疲软,新生代的职业导演亦尚在默默耕耘而名不见显。这场业界混战的胜利天平,似乎正在朝向跨界的新生力量倾斜。

     

        然而问题在于,一连串耀眼的数字背后,“跨界执导”是否又真的名正言顺地站稳了脚跟?

     

    粉丝经济不应凌驾艺术之上

     

        去年年初,各大网站盘点的年度烂片排行榜上,由孙健君执导的《天机·富春山居图》和由郭敬明执导的两部《小时代》几乎包揽了榜上三甲。二位“霸道总裁”的任性举动不仅引来网友一片声讨,更让很更多人开始质疑此后一系列“跨界执导”的合理性。

     

        其实很长时间以来,对跨界导演的质疑之声都不绝于耳,尤其在口碑和票房不符的情况下,高票房反而成为“沾满铜臭”的罪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就曾说:“电影的众拍时代提前到来了。电影一旦失去庄严感,观众也随之把它视为游戏,唯有与炒作、话题相伴才能赢得大量观众。于是功夫在戏外,成了票房成功的不二法门。”

     

        的确,当中国电影从内容为王转到资本为王,从产品本位滑入营销本位,电影市场的味道,就变得不那么纯粹了。当“玩票的超越专业的”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由粉丝经济凌驾于电影艺术之上,受损害的是一批真正有志于电影的职业新人和默默无名执著于艺术的草根导演。对于闻风而动的资本来说,影片质量从来都不在重点关注的范畴,而恶俗却是吸睛的不二法门。知名作家、编剧陆天明就曾直指邓超导演的《分手大师》“缺失了应有底线”,“是一部空前的烂片”。如此种种来自业界的炮轰,不在少数。

     

        然而,与猛烈的“炮声”相伴的,却是同样程度的热捧。在一些观众看来,中国电影产业在经历了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探索之后,迎来的是百家争鸣的“怒放”时期。新生代的导演不再遵循学院派的老路,开始摆脱阳春白雪的姿态,更注重观众的需求和与观众的互动。“他们就是在为我们拍电影,这有什么不好?”一位80后网友如此评价。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导演生力军,确实给此前相对单调的中国影坛输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作家导演”对台词旁白的雕琢,“演员导演”对个人表演的器重,“歌手导演”对影片配乐的打磨,一面不断满足着各个观影群体的特殊需求,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不同的类型片从“学院派”与“主旋律”的对峙中脱颖而出,让产业结构进一步迈向成熟。韩寒《后会无期》里对白的考究,周杰伦《不能说的秘密》中音乐的精良,不能不说是跨界“跨”出的别样精彩。

     

    “跨过界”还要“扎下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指出,跨界执导的普遍盛行,归根结底,还是由市场的供需规律决定的,是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扩张的步伐出现的。新的观影群体和新的需求正在迅速出现,为电影产品的制造者——导演这一行业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这正是许多“跨界导演”涌入的契机。

     

        相比于专业出身的科班导演有限的产出速率,市场的需求却是“时不我待”的。供不应求的巨大市场前景,也更易吸引临近行业从业者的“侧翼”杀入。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指出,中国大概至少需要200个以上成熟的导演,但事实上在市场上拿得出手的中国导演只有五六十个而已。

     

        “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处于一个大规模起步的粗放式发展阶段,总体而言,这个阶段新增的观影群体对电影制作的专业性要求并不高,观众的专业素养也尚在建立中。因此,许多跨界导演往往都是从已经功成名就的写作、演戏、媒体等文化领域转行,天然拥有更高的受众关注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专业性的不足,甚至形成更强大的眼球效应。”尹鸿说。

     

        其实,面对“跨界导演”良莠不齐的成绩单,也有许多业内人士表现得比较淡然。一向习惯了“不平则鸣”的导演冯小刚,也曾在公开场合支持跨界,并声称“跨界当导演的人越来越多说明电影有人气,这事特别好。”在尹鸿看来,观者并不需要对部分烂片的存在痛心疾首,更不必党同伐异。市场的发展有其自然的规律,从来都是从粗放走向成熟,从注意力经济走向内容至上。有效的市场机制会保证电影市场的优胜劣汰,也会逐渐培养出具有一定观影素养的观众群体。

     

        不过,对于行业内部的操刀者而言,大环境的有利和宽松却并不代表可以对自己放任自流。即便是“跨界导演”内部,也有着相当明显的高下分野:“硬汉”导演姜文在筹拍《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前,将好莱坞黑帮片的经典之作《美国往事》拉片达数十遍;“喜剧之王”周星驰从演员生涯初期,便开始介入导演事务,从来不“安分”——总有一些人的努力和坚持,会让玩票者相形见绌。“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成功跨界绝不是“碰运气”,大浪淘沙的市场淘汰机制终将把“努力”二字置于“投机”之上,也唯有真正用心的执导者,才能做到既“跨过来”,又“扎下根”。

     

        而对于职业电影导演来说,跨界潮流的涌起对他们无疑是当头的警醒。正如在每个人都掌握话语权的“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果不进行自我更新,仍死守老套僵化的传播方式,就必将被淘汰。同样,科班导演倘不思考怎样变革运作方式和拍摄手段,也恐被那些技术生涩但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插队者”挤出历史舞台。在竞争越来越趋于白热化的互联网时代,一向孤芳自赏的职业导演们,也许是时候“沉下心来,扑下身子”,认真反思如何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拿出既有艺术“灵气”又“接地气”的好作品来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