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内心柔软、纯真的孩子,如何成为令人触目惊心的施暴者?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蜕变过程?没有这样的“还原”,恐怕“拯救”就无从谈起。
最近,有关校园暴力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每一起校园暴力事件被曝光后,在引起众怒的同时,也引发各方讨论。有介绍国外在防治青少年暴力问题上的经验,有呼吁在刑罚上对低龄重罪作出回应,有从社会教育角度进行建议等。可以说,基本上囊括了在应对类似事件上的可以期待的办法,但却并未阻止事件的继续发生。
问题到底在哪?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这类事件中的绝大多数当事人,包括施暴者和受害者,都处于一种“隐身状态”。他们要么被描述为未成年的学生,要么被强调已经不属于在校生,要么被回应称已经接受心理治疗或心理干预。
必须承认,当事人的“失声”,与双方的未成年人身份有重要关系。比如有可能是在家人的保护下拒绝接受采访,也有可能是媒体从新闻伦理的角度而主动选择回避。但从检讨事故发生机制,真正让未成年双方都能从“暴力阴影”中走出来,乃至让社会更好地吸取教训,听取当事人的声音,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是必不可少的。本该内心柔软、纯真的孩子,如何成为令人触目惊心的施暴者?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蜕变过程?没有这样的“还原”,恐怕“拯救”就无从谈起。对于这些未成年人而言,在当前刑法惩戒难以介入的情况下,他们最终基本上还是要回归家庭,回到他们“熟悉”的成长环境。那么,对他们的“改造”,就必然离不开对这种具体环境的干预。
譬如,浙江庆元初中生暴打小学生事件之所以发生,就可能与一起未成年人参与的偷盗事件有关。一群不到14岁的孩子为何会成为偷盗者?偷盗行为很可能与暴力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但却被各方忽视了。被打男孩的单亲父亲称自己无权无势不想追究打人者的责任。那么,家长所承受的强烈“弱势感”与单亲家庭背景,与孩子沦为“被害者”之间又有怎样隐秘的关联?而在四川乐至女孩被“扒衣合影”事件中,4名施暴者中仅1人为在校生,低龄离校又是如何发生的?包括公共围观和曝光之后,对他们及其家庭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其实都有可能是孩子暴力化的“前兆”与导火索,如果仅仅只是大而化之地谈严惩与教育,而对具体原因予以回避,显然无助于对个案的化解。
没有可以复制的青春,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校园暴力事件——尽管其中或许有着太多的共因可寻。因为,每一起事件中的“主角”,若总是面目模糊的“施暴者”与“受害者”,很可能意味着对他们的拯救与干预是隔靴搔痒式的。事件成因越复杂,在寻求解决办法上,越需要耐心和见微知著,如此才能真正找出规律与破解良方。